[发明专利]一种柔性铆钉锚固双向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6959.7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袁大明;王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C3/34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铆钉 锚固 双向 纤维 加固 钢筋混凝土 方法 | ||
1.一种柔性铆钉锚固双向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双向纤维布(10)缠绕待加固钢筋混凝土柱(20)柱身,使用环氧树脂固化所述双向纤维布(10),并沿所述钢筋混凝土柱(20)的轴向,在所述双向纤维布(10)的表面或多层双向纤维布(10)的层间粘贴柔性铆钉(30);所述柔性铆钉(30)由主杆(31)和与所述主杆(31)一体连接的扇形粘贴面(32)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铆钉锚固双向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铆钉(30)的主杆(31)由纤维丝束粘结形成,所述扇形粘贴面(32)由形成所述主杆(31)的同一组纤维丝束自主杆(31)末端向远离所述主杆(31)方向呈扇形二维展开,所述主杆(31)的起始端和末端还分别设置有固定件(33),防止所述主杆(31)松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铆钉锚固双向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具体为,使用胶粘剂浸透所述纤维丝束组成的主杆(31),待所述胶粘剂固化即形成硬质主杆(3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铆钉锚固双向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双向纤维布(10)缠绕待加固钢筋混凝土柱(20)柱身,使用环氧树脂固化所述双向纤维布(10);其中所述双向纤维布(10)中经线或纬线的任一条平行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柱(20)的轴线形成纵向纤维,则另一条形成横向纤维;
S2.在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柱(20)连接的梁(21)上相应位置钻孔(211),将柔性铆钉(30)的主杆(31)植入所述孔(211)内,并灌入结构胶;
S3.将所述柔性铆钉(30)的扇形粘贴面(32)粘贴至所述双向纤维布(10)的外表面,保证所述扇形粘贴面(32)的中心线与所述主杆(31)轴线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平面为经过所述中心线并垂直于所述扇形粘贴面(32)的平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铆钉锚固双向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S2之间,还需确定柔性铆钉(30)的使用数量n:首先预设所述柔性铆钉(30)的扇形粘贴面(32)最大宽度W和其扇面展开角度的一半α,再根据所加固钢筋混凝土柱(20)柱面宽度D确定使用柔性铆钉(30)的使用数量n,满足n×W≤D,且每个所述柔性铆钉(30)的扇形粘贴面(32)均保持独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柔性铆钉锚固双向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柔性铆钉(30)的尺寸确定方法如下:
S61.以双向纤维布(10)中纵向设计拉力F与所述柔性铆钉(30)的数量n的比值计算所述单个柔性铆钉(30)的承载力Nc;
其中,γ为材料分项系数,取1.4;Ef为双向纤维布(10)的弹性模量,εf为纤维丝束的断裂应变,Ap为双向纤维布(10)截面面积;
S62.将计算得到的承载力Nc带入公式(b)计算得到主杆(31)横截面积Ad:
其中,α为扇面展开角度的一半,Ad为主杆(31)的横截面面积;
S63.根据混凝土锥形破坏下最小埋置深度公式(c)计算主杆(31)长度h:
其中,fc为混凝土抗压强度,β为模型计算系数,取9.8;
S64.根据公式(d)计算扇形粘贴面(32)面积Af:
其中,Vsb为环氧树脂的剪切粘贴强度,单位MPa;
S65.根据扇形粘贴面(32)最大宽度W和扇面展开角度的一半α计算扇形粘贴面(32)的长度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69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