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烧机用工业用油的生产配方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6831.0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3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升;胡旭军;胡灵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百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1/02 | 分类号: | C10L1/02;C10L1/04;C10L1/10;C10L1/12;C10L1/185;C10L1/224;C10L1/23;C10L1/26;C10L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用工 业用油 生产 配方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机用工业用油的生产配方及制备方法,将高碳醇60份、裂解常柴油10份、三乙醇胺5份、二茂铁0.03份、助燃剂0.01份、增氧剂0.05份、分散剂0.1份、阻焦剂0.1份、固硫剂0.35份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燃烧机用工业用油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高碳醇、裂解常柴油、三乙醇胺为原料,加入二茂铁以及助燃剂、增氧剂、分散剂、阻焦剂、固硫剂,搅拌均匀后制成,具有原料价格低廉,成品硫氮含量低,热值高、闪点适中、灰分含量低,机械杂质少等特点,而且可以适用于柴油机、锅炉、加热炉、冶金炉以及其他工业炉,使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烧机用工业用油的生产配方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燃烧机用工业用油又称燃料油,其性质主要取决于原油本性以及加工方式,而决定燃料油品质的主要规格指标包括粘度(Viscosity),硫含量(Sulfur Content),倾点(Pour Point)等供发电厂等使用的燃料油还对钒(Vanadium)、钠(Sodium)含量作有规定
大部分石油产品均可用作燃料,但燃料油在不同的地区却有不同的解释。欧洲对燃料油的概念一般是指原油经蒸馏而留下的黑色粘稠残余物,或它与较轻组分的掺和物,主要用作蒸汽炉及各种加热炉的燃料或作为大型慢速柴油燃料及作为各种工业燃料。但在美国则指任何闪点不低于37.8℃的可燃烧的液态或可液化的石油产品,它既可以是残渣燃料油(Residual Fuel Oil,亦称Heavy Fuel Oil)也可是馏分燃料油(Heating Oil)。馏分燃料油不仅可直接由蒸馏原油得到(即直馏馏分),也可由其它加工过程如裂化等再经蒸馏得到。
燃料油消费的主要方式是以燃烧加热为主,少量用于制气原料,具有较强的节约和替代潜力。燃料油消费主要集中在发电、交通运输、冶金、化工、轻工等行业,其中电力行业的用量最大,占消费总量的32%,其次是石化行业,主要用于化肥原料和石化企业的燃烧,占消费总量的22%。现有的燃料油往往热值不高,硫氮含量较高,使用起来不仅污染环境,其燃烧产生的热量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机用工业用油的生产配方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百分比重量的原料:高碳醇60-70份、裂解常柴油10-20份、三乙醇胺5-10份、二茂铁0.03-0.05份、助燃剂0.01-0.03份、增氧剂0.05-0.1份、分散剂0.1-0.15份、阻焦剂0.1-0.2份、固硫剂0.35-0.4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助燃剂为乙烯基甲醚或环烷酸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增氧剂为异丙基过氧化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酰胺或乙烯基双硬脂酰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焦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二苯氧磷和十二烷基磺丙基甜菜碱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硫剂为石灰石或氢氧化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制备流程如下:
步骤一:向混合釜内加入高碳醇、裂解常柴油、三乙醇胺、分散剂在常温下持续搅拌0.5-1.5h,充分混合均匀;
步骤二:将反应釜升温至40-45℃,加入助燃剂、增氧剂继续搅拌20-30min后,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向步骤二中的混合物中加入二茂铁、阻焦剂、固硫剂,持续搅拌2-4h,静置4h后再持续搅拌0.5-1h,即可得到成品燃烧机用工业用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一、二、三中反应釜的搅拌速率不高于12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百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百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6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