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真空减压浓缩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6636.8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3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邓惠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赵洁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真空 减压 浓缩 | ||
1.一种多功能真空减压浓缩罐,其特征在于,一种多功能真空减压浓缩罐包括:
主体(1);
所述主体(1)为真空减压浓缩罐本体,主体(1)的顶端安装有顶件(2);顶件(2),所述顶件(2)为圆柱形管状结构,顶件(2)套在冷凝器外侧,顶件(2)的顶端为漏斗状结构,顶件(2)的侧边设有矩形槽,顶件(2)的内部安装有移动件(3);移动件(3),所述移动件(3)包括有辅助移动机构,移动件(3)的侧边连接有辅助移动机构,移动件(3)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真空减压浓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
导板(101),导板(101)为喇叭状结构,导板(101)固定在主体(1)的内部顶端;内杆(102),内杆(102)为锥形结构,内杆(102)呈环状排列固定在导板(101)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真空减压浓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还包括:
内件(103),内件(103)为管状结构,内件(103)处于主体(1)的内部;连接杆(104),连接杆(104)为圆柱形结构,连接杆(104)固定在内件(103)的两侧,连接杆(104)的外端与主体(1)的内壁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真空减压浓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还包括:
底件(105),底件(105)为U形结构,底件(105)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中间凸起圆柱形结构的旋转头,旋转头的外侧套装有弹簧,底件(105)的两端上方与连接杆(104)连接;
移动板(106),移动板(106)为圆形板状结构,移动板(106)安装在内件(103)的内部底端,移动板(106)的内部设有圆孔,圆孔的内部插入有旋转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真空减压浓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还包括:
支撑板(107),支撑板(107)为U形板状结构,支撑板(107)的截面两端为T形结构,支撑板(107)固定在气液分离器的下方;
控制槽(108),控制槽(108)为T形结构,控制槽(108)设在支撑板(107)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真空减压浓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件(2)包括:
风机(201),风机(201)安装在顶件(2)的底部两侧;导块(202),导块(202)为三角形结构,导块(202)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孔,导块(202)固定在顶件(2)的内部底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真空减压浓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件(2)还包括:
顶块(203),顶块(203)为L形结构,顶块(203)的底部为弧形结构,顶块(203)固定在顶件(2)的内部两侧;
辅助槽(204),辅助槽(204)为圆形结构,辅助槽(204)开设在主体(1)的顶端外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真空减压浓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3)包括:
内槽(301),内槽(301)为圆形结构,内槽(301)的底部为喇叭状结构,内槽(301)开设在移动件(3)的内部,内槽(301)内部嵌入有冷凝器;
连接板(302),连接板(302)为矩形板状结构,连接板(302)固定移动件(3)的右侧,连接板(302)插入在顶件(2)侧边的矩形槽内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真空减压浓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3)还包括:
受力件(303),受力件(303)为矩形框结构,受力件(303)的底部两端与连接板(302)连接,受力件(303)安装在支撑板(107)的外侧;嵌入块(304),嵌入块(304)为T形结构,嵌入块(304)固定在受力件(303)的内部两侧,嵌入块(304)插入在控制槽(108)内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真空减压浓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移动机构包括:
固定板(305),固定板(305)为弧形板状结构,固定板(305)的左端与连接板(302)连接,固定板(305)处于冷却器的左侧;
辅助件(306),辅助件(306)为圆形管状结构,辅助件(306)的内部设有通槽,辅助件(306)安装在固定板(305)的上下两端,辅助件(306)套在冷却器的外侧;内环(307),内环(307)为圆环状结构,内环(307)的外侧为倾斜状结构,内环(307)固定在辅助件(306)的内部,内环(307)套在冷却器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精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66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