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灯具校核装置及车辆灯具校核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6503.0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2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盛德;雷旭;黄占君;王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杨培权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灯具 校核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灯具校核装置及车辆灯具校核方法,其中,所述车辆灯具校核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杆以及校核部,支撑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支撑杆的下端与基座连接;校核部设于支撑杆的上端,校核部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设置,以具有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校核部用以在预设观测区域内分别以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观测待测试车辆,以进行待测试车辆的灯具校核。通过校核部的设置,使该车辆灯具校核装置能够替代人眼,从而满足法规要求,且能对车辆灯具的发光角度进行准确的判定;通过校核部在上下向上可移动设置,使该车辆灯具校核装置能在法规要求的不同高度对车辆灯具的发光角度进行法规符合性判定,且使车辆灯具的校核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校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灯具校核装置及车辆灯具校核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造型的丰富多样性,为凸显整车前、后脸造型的立体感,汽车造型师往往会把前、后灯具型面做的更斜。但为提高行车安全性,法规《GB 4785-2019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针对于灯具的发光视表面有明确的要求,如果灯具型面很斜往往会存在灯具实物不满足法规要求的情况。根据《GB 4785-2019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中对于灯具的发光角度的要求,观察者在车前25m指定区域内移动观察,不应直接看到红色灯具(汽车尾灯)的视表面,当观察者在车后25m指定区域内移动观察时,不应直接看到白色灯具(汽车前灯)的视表面;同时,还要求在由两个离地高度各为1m和2.2m的水平面分别来观察灯具。
当灯具实物装配在实车上后,需要对其进行校核时,往往因法规要求距离太远(25m距离已经超出了人眼能够清晰观察的距离),而无法做到法规符合性的准确判断,且在1m和2.2m来观察灯具的操作不好实现,当前也没有任何一种装置可以替代人眼做到准确的判定,因此,当前确认灯具是否符合该法规时,一般在3D CAD软件内进行数模校核,但其校核结果与实际操作会有一定出入,准确性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辆灯具校核装置及车辆灯具校核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校核灯具安装位置的方式不够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车辆灯具校核装置,所述灯具校核装置包括:
基座;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基座连接;以及,
校核部,所述校核部设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所述校核部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设置,以具有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所述校核部用以在预设观测区域内分别以所述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观测待测试车辆,以进行所述待测试车辆的灯具校核。
可选地,所述车辆灯具校核装置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基座且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用以驱使所述支撑杆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以使所述校核部具有所述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缸筒设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支撑杆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辆灯具校核装置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下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套筒的内部形成有沿上下向延伸的通孔,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通孔内。
可选地,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套筒的上端的侧壁设有锁止件,用以在所述校核部向上移动至位于所述第二高度处时,与所述支撑杆的侧壁抵接,以限制所述支撑杆移动。
可选地,所述校核部为激光发光器或摄像机。
可选地,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滚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灯具校核方法,所述校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如上所述的车辆灯具校核装置;
将待测试车辆的坐标原点与预设检测模型的坐标原点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65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