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居民用户负荷辨识模块的自诊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6074.7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3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马霞;顾超群;李振杰;邓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1111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居民 用户 负荷 辨识 模块 诊断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居民用户负荷辨识模块的自诊断方法,属于智能用电技术领域。包括步骤1对负荷辨识模块和电表进行对时和配置;步骤1.1负荷辨识模块主动向电表请求时间,待收到电表返回时间报文后,置位对时标志位;步骤1.2负荷辨识模块主动向电表请求配置,待收到电表返回配置报文后,置位配置标志位。步骤2对时和配置完成后,负荷辨识模块打开SPI通道,接收SPI数据发送包并对SPI数据进行监测。本发明能够在联调过程中能快速定位问题,并能有效评估计量芯发送的原始数据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居民用户负荷辨识模块的自诊断方法,属于智能用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负荷辨识模块原始数据是通过电表计量芯获取的,原始数据的发送质量决定了模块是否能准确进行辨识。同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负荷辨识模块存在和多个厂商计量芯对接情况,对接过程中存在各类问题,缺乏有效手段定位各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居民用户负荷辨识模块的自诊断方法,在联调过程中能快速定位问题,并能有效评估计量芯发送的原始数据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居民用户负荷辨识模块的自诊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负荷辨识模块和电表进行对时和配置;
步骤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负荷辨识模块主动向电表请求时间,待收到电表返回时间报文后,置位对时标志位;
步骤1.2:负荷辨识模块主动向电表请求配置,待收到电表返回配置报文后,置位配置标志位;
步骤2:对时和配置完成后,负荷辨识模块打开SPI通道,接收SPI数据发送包并对SPI数据进行监测。
进一步的,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判断负荷辨识模块当前是否收到SPI数据发送包,如果收到SPI数据发送包,则进入步骤2.2,如果未收到SPI数据发送包或SPI数据发送包里没有SPI数据,则将该SPI数据发送包舍弃;
步骤2.2:判断负荷辨识模块是否收到SPI帧头,如果收到SPI帧头则进入步骤2.3,如果未收到SPI帧头,则将该SPI数据舍弃;
步骤2.3:判断SPI数据发送包中的SPI数据是否为完整帧,如果是完整帧,则进入步骤2.4;如果不是完整帧,则将该SPI数据舍弃;
步骤2.4:判断完整帧校验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则标记该SPI数据为异常状态-校验错误,生成异常记录并将该SPI数据舍弃;如果帧校验正确,则进入步骤2.5;
步骤2.5:判断SPI数据发送包的包序号是否连续,如果不连续,则标记该SPI数据为异常状态-丢包,并生成异常记录;如果包序号连续,则进入步骤2.6;
步骤2.6:判断SPI发送包间隔时间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则生成异常记录,标记该SPI数据发送包为状态异常-频率异常;如果发送包间隔时间正常则进入步骤2.7;
步骤2.7:判断SPI数据的算法时钟和RTC时钟的偏差是否在阈值范围内,如果时钟偏差超过阈值,则进行算法时钟的自动纠偏,完成负荷辨识模块的自诊断;如果时钟偏差在阈值范围内,则该条SPI数据正常。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配置包括负荷辨识模块的电压系数、电流系数和周波点数。
进一步的,步骤2.7中所述的阈值为15s。
进一步的,步骤2.6中所述的间隔时间为20ms以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数据异常恢复后可自动对算法时钟进行纠偏,保证模块的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6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