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低翘曲尼龙复合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5883.6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春晓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1/04;C08L61/00;C08K13/04;C08K7/08;C08K3/26;C08K5/372;C08K7/20;C08K7/10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 低翘曲 尼龙 复合 工程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低翘曲尼龙复合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工程塑料生产技术领域,由以下成分制成:尼龙66、玻璃微珠、改性呋喃树脂、无机填料、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硼酸镁晶须、微晶纤维素、硅烷偶联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无机纤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热低翘曲尼龙复合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尼龙复合工程塑料力学性能具有大幅度的改善提高,同时,对于尼龙复合工程塑料的耐热性能具有明显提高,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其应用领域,尤其是在高温领域中的应用得到明显的改善,使用寿命具有明显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塑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耐热低翘曲尼龙复合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尼龙的应用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其最早的应用是在纤维方面,具有多项优异特性,至1950年代以后,以工程塑料取代金属的市场急速成长,使得各种规格的尼龙陆续被开发并实用化。上个世纪末因电子、电机零件、汽车零件的塑料化,对尼龙的性能有进一步的要求,尤其是耐高温方面,1990年DSM首次将高耐温尼龙PA46实现产业化,填补了在通用工程塑料如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酯和超高性能材料如LCP、聚砜和PEEK之间的空白,至此拉开了高温尼龙研发应用的高潮。
工程塑料可作工程材料和代替金属制造机器零部件等的塑料。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电绝缘性好,可在较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可替代金属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但价格较贵,产量较小。
为了降低其成本,现有技术通过采用复合工程塑料进行使用,然而现有的复合工程塑料性能一般,无法满足市场某些场合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其性能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热低翘曲尼龙复合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热低翘曲尼龙复合工程塑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尼龙66 88-100、玻璃微珠13-18、改性呋喃树脂11-13、无机填料15-20、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1.0-1.4、硼酸镁晶须1.2-2.5、微晶纤维素3-6、硅烷偶联剂0.25-0.4、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2、无机纤维4-6。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呋喃树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马来酸酐、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羧基化石墨烯添加到混合机中进行混合,然后再添加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得到中间料;
(2)将中间料、二甲苯混合到一起,加热溶解后,再采用丙酮进行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料;
(3)将改性料、呋喃树脂、分散剂添加到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均匀,然后再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即得。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马来酸酐、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羧基化石墨烯重量份比为:40∶5∶0.8∶3。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料、二甲苯混合质量比为1∶6;
中间料、丙酮混合质量比例为1∶8。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料、呋喃树脂、分散剂混合重量份比为:10:56∶3。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散剂为己烯基双硬脂酰胺。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机添加为纳米碳酸钙。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机纤维为玄武岩纤维。
一种耐热低翘曲尼龙复合工程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春晓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春晓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58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