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5532.5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4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程俊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山汉唐清茗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田涛 |
地址: | 237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采摘→摊青萎凋→杀青→摊凉→做型理直→初烘→提香→摊凉→杀菌包装;本发明在对茶叶进行“做型理直”时,由理条机往复移动带动软棒往复在机槽内自转同时顺槽弧型抛起翻身转动时,与茶叶接触,对茶叶进行做型理直,由于软棒自身较软,不易砸伤碰碎茶叶,加工出的茶叶表层未受损伤,因而色泽更鲜亮,形状更整齐,碎茶、碎沫极少;软棒在机槽内转动接触,噪音较小;在软棒上端安置的旋转挂环,使软棒很大几率能与茶叶同步在机槽内抛起翻身转动接触,既能将茶叶理得更直,又能减少对茶叶的打压力,使茶叶不扁、不畸形,更具园直饱满的条型,大大增加了茶叶的外观美感,提升了茶产品的附加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冲泡饮用的常绿灌木茶树的芽叶,经不同工艺,生产成成品干茶。本茶叶的制作工艺十分的考究,茶叶经摊青萎凋、杀青后进行做型理直,本“做型理直”发明促使茶叶色泽更鲜亮,形状更整齐、园直饱满,碎茶、碎沫极少,生产时噪音更低。本发明前,做型理直是在理条机每槽上端用钢丝固定木棒,通过理条机的往复移动,茶叶在理条机槽内一侧往复移动到另一侧的过程中,被同时往复移动的木棒接触做型理直,木棒与茶叶只能在较固定的位置接触,由于生产高品质茶时,要求必须摊足青、杀透青,简称“摊足杀透”,杀青后的茶叶含水分较少,做型理直时茶叶已较干燥,理条机在带动木棒往复移动时,木棒较硬没有缓冲作用,木棒对理条机槽的冲击力较大,理条机内茶叶易被碰碎,茶叶表层易受损伤,加之木棒只能往复移动,往复移动碰压机槽过程中,理条机槽内茶叶易被木棒压扁或被压成畸形,做型理条成品干茶碎茶、碎沫较多,色泽欠鲜亮、形状欠整齐、条型欠园直饱满效果,且在理条生产时,木棒与理条机槽敲打碰击的噪音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加工工艺,本发明装置通过将木棒改为软棒,并使软棒进行360°旋转。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叶加工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嫩茶叶鲜叶进行采摘;
步骤二:将采摘后的茶叶进行摊青萎凋;
步骤三:将萎凋好的茶叶放置杀青机内进行杀青;
步骤四:将杀青后的茶叶在传输带上进行摊凉;
步骤五:将摊凉后的茶叶传送至安置有旋转软棒的理条机中进行做型理直;
步骤六:对理直成型的茶叶进行脱水初烘;
步骤七:对初烘后的茶叶进行提香烘干;
步骤八:对提香烘干后的干茶进行摊凉;
步骤九:对摊凉后的干茶杀菌后进行真空包装。
其中,该工艺做型理直采用在理条机每槽上端安置软棒,所述软棒通过旋转挂环与理条机连接,软棒能360°旋转。
详细所述,软棒可为装有米粒的棒型布袋,所述棒型布袋的上端连接旋转挂环,旋转挂环连接在理条机的横梁端。
有益效果:本发明茶叶加工工艺中,在对茶叶进行做型理直时,通过安置软棒,在理条机往复移动带动软棒往复在机槽内自转同时顺槽弧型抛起翻身转动时,与茶叶接触,对茶叶进行做型理直,由于软棒自身较软,不易砸伤碰碎茶叶,加工出的茶叶表层未受损伤,因而色泽更鲜亮,形状更整齐,碎茶、茶沫极少;软棒在理条机槽内转动接触,噪音较小;在软棒上端安置的旋转挂环,使软棒很大几率能与茶叶同步在机槽内抛起翻身转动接触,既能将茶叶理得更直,又能减少(在本发明前因木棒不旋转只能往复碰击,木棒与茶叶只能在较固定位置接触)对茶叶的打压力,使茶叶不扁,不畸形,更具园直饱满的条型,大大增加了茶叶的外观美感,提升了茶产品的附加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山汉唐清茗茶叶有限公司,未经霍山汉唐清茗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55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