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顶升工艺及顶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5518.5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8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吕维波;张金水;张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城镇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B66B19/00;B66F7/08;B66F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既有 住宅 电梯 工艺 机构 | ||
1.一种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顶升工艺,采用了电梯基坑(1)、剪刀式起重机(7)、逐层拼接整体式钢结构电梯井道节、钢柱固定柱脚钢套筒(12)、顶升导轨(8)、钢梁连接件(15)以及导轨滑轮连接件(16),所述逐层拼接整体式钢结构电梯井道节设有起重用钢框架梁(51)所述电梯基坑(1)上预埋柱脚钢套筒预埋件(13)以及剪刀式起重机预埋件(14),所述剪刀式起重机(7)包括起重机底座梁(71)、起重机平台梁(72),设置在起重机底座梁(71)和起重机平台梁(72)之间的起重支撑(74),所述起重支撑(74)由两榀剪刀式杆件通过轴承拼接而成,两榀剪刀式杆件之间通过下横杆(731)和上横杆(732)相连,液压撑杆(73)一端与下横杆(731)相连,液压撑杆(73)另一端与上横杆(732)相连,两榀剪刀式杆件两端分别设有顶部滑轮(76)和底部滑轮(75),所述起重机底座梁(71)上开有下卡槽(82)作为底部滑轮(75)的运行轨道,所述起重机平台梁(72)下部开有上卡槽(83)作为顶部滑轮(76)的运行轨道,所述起重支撑(74)通过底部滑轮(75)、顶部滑轮(76)固定在起重机平台梁(72)与起重机底座梁(71)之间,所述起重机底座梁(71)安装固定于剪刀式起重机预埋件(14)上,所述柱脚钢套筒预埋件(13)通过地脚螺栓与钢柱固定柱脚钢套筒(12)连接,所述顶升导轨(8)的一端安装于起重机底座梁(71)上,所述顶升导轨(8)的另一端通过导轨滑轮连接件(16)与起重机平台梁(72)端部连接,所述起重机平台梁(72)顶面与起重用钢框架梁(51)下部顶紧,通过钢梁连接件(15)固定,所述起重机平台梁(72)与起重用钢框架梁(51)连接处设有钢梁连接件(15)安装用长圆孔(721),所述起重机平台梁(72)两端侧面留有螺栓孔(722),用于固定所述导轨滑轮连接件(16),所述导轨滑轮连接件(16)为板式连接件,两端设有螺栓孔和滑轮(161),螺栓孔数量及位置与起重机平台梁端侧螺栓孔(722)位置对应,通过螺栓将所述导轨滑轮连接件(16)与起重机平台梁(72)固定连接,滑轮(161)卡入顶升导轨(8),使得起重机平台梁(72)通过导轨滑轮连接件(16)可以沿顶升导轨(8)滑动,所述顶升导轨(8)通过卡键(81)卡入下卡槽(82),安装于起重机底座梁(71)上,所述钢梁连接件(15)为L型连接件,两个L型连接件顶紧起重用钢框架梁(51),通过起重机平台梁(72)顶面长圆孔(721)上的螺栓固定钢框架梁(51)位置,所述钢柱固定柱脚钢套筒(12)四周侧壁开有塞焊孔(121),其中,部分所述塞焊孔(121)与螺栓孔(101)位置相对应,所述钢柱固定柱脚钢套筒(12)施工时通过临时固定螺栓(122)临时固定钢框架柱(4),待电梯底层节(11)施工完成后,通过塞焊焊缝将钢框架柱(4)与钢柱固定柱脚钢套筒(12)焊接牢靠,所述逐层拼接整体式钢结构电梯井道节节数对应住宅层数,包括电梯顶层节(9)、电梯标准节(10)以及电梯底层节(11),其中,电梯顶层节(9)为第一节,电梯底层节(11)为最后一节,其余为电梯标准节(10),所述电梯顶层节(9)包括顶层节钢结构、顶层节外围护幕墙、屋顶结构、电梯吊钩梁以及顶层节机电设备;所述电梯标准节(10)包括标准节钢结构、标准节外围护幕墙,顶层节钢结构和标准节钢结构均包括钢框架柱(4)和钢框架梁(5),所述钢框架梁(5)作为起重用钢框架梁(51),电梯顶层节(9)、电梯标准节(10)的钢框架柱(4)柱根部每侧均开有螺栓孔(101),用于顶升过程中临时固定钢框架柱(4)的柱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加建电梯施工预分拆逐层拼接整体式钢结构电梯井道节,其中,电梯顶层节(9)为第一节,电梯底层节(11)为最后一节,其余为电梯标准节(10);
步骤二:电梯基坑(1)的施工、柱脚钢套筒预埋件(13)以及剪刀式起重机预埋件(14)的施工预埋;
步骤三:钢柱固定柱脚钢套筒(12)通过地脚螺栓将其与柱脚钢套筒预埋件(13)连接;
步骤四:将起重机底座梁(71)下部每端预留的长圆形螺栓孔穿过剪刀式起重机预埋件(14)的螺栓,调整起重机底座梁(71)位置,安装固定剪刀式起重机(7);
步骤五:将顶层节(9)的钢框架柱(4)插入钢柱固定柱脚钢套筒(12)中,将固定螺栓(122)穿过钢柱固定柱脚钢套筒(12)的塞焊孔(121)以及相对应的钢框架柱(4)的螺栓孔(101)中,拧紧固定,固定连接钢框架梁(5)到钢框架柱(4)上,钢框架梁(5)中的下梁作为起重用钢框架梁(51),安装顶层节(9)外围护幕墙、屋顶结构、电梯吊钩梁以及顶层节(9)机电设备;
步骤六:启动剪刀式起重机(7),使得起重机平台梁(72)上升与电梯顶层节(9)的起重用钢框架梁(51)下表面顶紧,调整钢梁连接件(15)位置,通过螺栓固定于起重机平台梁(72)顶面,通过起重机平台梁(72)顶面长圆孔(721)调整与起重用钢框架梁(51)位置;
步骤七:通过顶升导轨(8)的卡键(81)卡入下卡槽(82)完成顶升导轨(8)的固定,安装导轨滑轮连接件(16),导轨滑轮(161)卡入顶升导轨(8),完成顶升导轨(8)的安装;
步骤八:启动剪刀式起重机(7),顶升电梯顶层节9电梯井道至预设位置,导轨滑轮(161)随着起重机平台梁(72)上升;
步骤九:接着拼接电梯标准节(10)的钢框架柱(4),完成后回落剪刀式起重机(7),让钢框架柱(4)下落插入钢柱固定柱脚钢套筒(12),安装临时固定螺栓(122),完成后继续回落剪刀式起重机(7)至低位;
步骤十:安装电梯标准节(10)的钢结构梁(5),安装围护幕墙以及机电设备,起重机平台梁(72)上升与电梯标准节(10)的起重用钢框架梁(51)下表面顶紧,调整钢梁连接件(15)位置,固定起重用钢框架梁(51),拧除临时固定螺栓(122),液压撑杆(73)加压顶升电梯标准节(10)至预设位置;
步骤十一:重复步骤九和步骤十至电梯底层节(11)的钢框架柱(4)安装完毕,后通过塞焊将钢框架柱(4)与钢柱固定柱脚钢套筒(12)焊接牢靠,依次撤出顶升导轨(8)、剪刀式起重机(7),然后安装围护幕墙以及机电设备,结束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顶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与步骤九中,所述钢柱固定柱脚钢套筒(12)既作为顶升过程中的钢柱临时柱脚,最终也作为整个加装电梯的钢框架柱(4)的柱脚,钢柱固定柱脚钢套筒(12)尺寸比钢框架柱(4)断面稍大,以保证钢框架柱(4)能插入钢柱固定柱脚钢套筒(1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城镇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城镇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55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