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压动态受控直流储能模块的电池储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4817.7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3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周锡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锡卫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压 动态 受控 直流 模块 电池 系统 | ||
1.一种基于电压动态受控直流储能模块的电池储能系统,主要包括:储能逆变器DC/AC、储能逆变器正极直流母线、储能逆变器负极直流母线、正极直流母线接触器、负极直流母线接触器、电量与电压调控器、电池监测与电压调控通信线、第11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第11电压调控与DC/DC电路模块、第11电池小组串、第11电池实时监测电路、第12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第12电压调控与DC/DC电路模块、第12电池小组串、第12电池实时监测电路、第1n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第1n电压调控与DC/DC电路模块、第1n电池小组串、第1n电池实时监测电路、第21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第21电压调控与DC/DC电路模块、第21电池小组串、第21电池实时监测电路、第22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第22电压调控与DC/DC电路模块、第22电池小组串、第22电池实时监测电路、第2n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第2n电压调控与DC/DC电路模块、第2n电池小组串、第2n电池实时监测电路、第m1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第m1电压调控与DC/DC电路模块、第m1电池小组串、第m1电池实时监测电路、第m2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第m2电压调控与DC/DC电路模块、第m2电池小组串、第m2电池实时监测电路、第mn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第mn电压调控与DC/DC电路模块、第mn电池小组串、第mn电池实时监测电路,所述n为整数且n≥2,m为整数且m≥1;
其中,第11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第12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第1n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的直流输出端顺次正负极相连接,构成满足储能逆变器DC/AC直流接入电压范围的第1串联电池模块大组串簇;第21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第22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第2n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的直流输出端顺次正负极相连接,构成满足储能逆变器DC/AC直流接入电压范围的第2串联电池模块大组串簇;第m1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第m2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第mn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的直流输出端顺次正负极相连接,构成满足储能逆变器DC/AC直流接入电压范围的第m串联电池模块大组串簇;并且第1串联电池模块大组串簇、第2串联电池模块大组串簇、第m串联电池模块大组串簇各自电池模块大组串簇两端的正极与负极分别连接储能逆变器正极直流母线与储能逆变器负极直流母线,由储能逆变器正极直流母线和储能逆变器负极直流母线分别通过对应的正极直流母线接触器和负极直流母线接触器连接储能逆变器DC/AC的直流侧相应的正极与负极,构成基于电压动态受控直流储能模块的电池储能系统及相应电力路径;
进一步,由电量与电压调控器通过电池监测与电压调控通信线分别连接第11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的第11电压调控与DC/DC电路模块、第12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的第12电压调控与DC/DC电路模块、第1n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的第1n电压调控与DC/DC电路模块、第21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的第21电压调控与DC/DC电路模块、第22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的第22电压调控与DC/DC电路模块、第2n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的第2n电压调控与DC/DC电路模块、第m1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的第m1电压调控与DC/DC电路模块、第m2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的第m2电压调控与DC/DC电路模块、第mn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的第mn电压调控与DC/DC电路模块,构成基于电压动态受控直流储能模块的电池储能系统相应监控信息链路;以此,电量与电压调控器根据电池的电量动态调节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的端电压的范围,实现控制小组串电池的充放电的电量,对电池电量主动均衡调整电量一致性并且在监测到电池参数异常时控制直流电压受控电池模块短接及报警通知运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锡卫,未经周锡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48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