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覆膜用水性涂料及其制备和覆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3806.7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7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桂文伟;贾郑雷;伍志;黄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浩彩油墨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7/20;B41F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唐颂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5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523586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覆膜用 水性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覆膜用水性涂料及其制备和覆膜方法,其中覆膜用水性涂料通过第一水性聚氨酯、第二水性聚氨酯及相应的助剂组成,其可以通过一定的工艺将该覆膜用水性涂料在印品纸张表面形成漆层,起到替代现有覆膜技术中附着在印品纸张表面的薄膜的作用,且其使用的溶剂为水,几乎不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和大气没有危害性,且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传统覆膜工艺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企业节省了成本,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另外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易于操作制备的覆膜用水性涂料性能稳定;覆膜方法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覆膜用水性涂料及其制备和覆膜方法。
背景技术
印后覆膜工艺,又称印后过塑、印后裱胶、印后贴膜等,属于印刷以后的表面装饰加工工艺的一种。它主要指在印刷后印品纸张表面用覆膜机覆盖粘着一层只有12μm~20μm(0.012mm~0.020mm)厚度的透明塑料薄膜而形成的一种纸塑合一产品的加工技术。覆膜的特点:经过覆膜的印刷品,表面更加光亮、平滑、耐污,彩色图案印后更为鲜艳夺目,不易损坏;加强了印刷品的耐磨、耐折、抗拉、耐湿性能,保护和提高了各类印刷品外观效果和使用寿命。覆膜工艺在我国广泛用于各种档次的包装装潢印刷品及各种装法的书刊、本册、挂历、地图、书面、企业介绍、说明书、各种证件等的表面装饰加工,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工艺技术。目前,主要工艺有即涂膜和预涂膜。
其中,即涂膜是一种利用即涂覆膜机随涂胶立即贴膜进行纸塑复合的工艺。它主要由即涂膜加工厂或加工车间,根据需要将卷筒塑料薄膜涂敷黏合剂后经干燥(轻微)复合、加压后将纸膜黏附在一起形成覆膜产品。即涂膜设备有自动和半自动两种,两者基本工作原理相同,工艺流程主要依次包括薄膜放卷、上胶涂布、干燥、复合、分切、成品堆积。
而预涂膜是一种预先将塑料薄膜上胶膜布复卷后,再进行与纸张印品复合的工艺。预涂膜是由预涂膜加工厂根据使用规格幅面的不同先将胶液涂布复卷后供使用厂选择再与印刷品纸张进行复合。预涂膜工艺流程主要依次包括预胶、上卷、上胶涂布、固化冷却、复卷、分切、收复卷、成品包装。其中,预涂膜机需要依次进行调温、上卷、给纸、加温、复合、分切、自动堆积、出成品。预涂膜主要有三种:即热膜、压敏膜和特种膜。装订所用主要是即热膜中的两种:BOPP、PET。
但是,以上两种覆膜为溶剂型覆膜,使用含苯的溶剂,损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对车间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同时,随着周围有机溶剂浓度的不断增加,极易因薄膜材料产生的静电而突发火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且,现有印后覆膜工艺制品难降解,废弃后易对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一种覆膜用水性涂料及其制备和覆膜方法,可以取代现有的印后覆膜工艺,具体包括:
1、一种覆膜用水性涂料,包括:
组分A,其为水性聚氨酯,质量百分比为78%~90%;
组分B,其为水性消泡剂,质量百分比为0.1%~0.8%;
组分C,其包括水性成膜助剂、乙醇和水;
其中水性成膜助剂质量百分比为1%~2%;乙醇质量百分比为3%~8%;水质量百分比为1%~5%;
组分D,其包括水性增稠剂、水性蜡乳液、水性pH值调节液、水性流平剂和水性交联剂;
其中,水性增稠剂质量百分比为0.5%~1%;水性蜡乳液质量百分比为 1%~5%;水性pH值调节液质量百分比为0.1%~0.5%;水性流平剂质量百分比为0.1%~0.8%;水性交联剂质量百分比为0.5%~1.5%;
以上质量百分比指各成分在覆膜用水性涂料中的质量百分比。
2、根据项1所述的覆膜用水性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浩彩油墨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莞市浩彩油墨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38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