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供油系统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3693.0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4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常鑫鹏;郭俊婷;赵海涛;贺明贤;邴宏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1014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供油 系统 以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供油系统以及车辆,车辆的供油系统包括:主油箱,所述主油箱连接有吸油管和供油管;副油箱,所述副油箱与所述吸油管相连通;油泵,所述油泵与所述供油管相连通,以在所述油泵产生负压时,所述主油箱通过所述吸油管吸入所述副油箱中的油液。通过将油泵与供油管相连通,油泵产生负压,在主油箱的油液减少时,副油箱中的油液会主动被吸入到主油箱,从而使副油箱中的油液更加稳定和可靠地导入到主油箱,而且不需要增加多余的零部件,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供油系统的整体制作成本,也方便供油系统中各部件的布置,当然,也可以避免多余零件出现的一些故障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供油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主油箱和副油箱之间的连接主要有底部双油箱连通和自动泵油式双油箱两种方案。底部双油箱连通主要为油箱底部通过油管进行导通,当主油箱和副油箱液位不一致时,通过大气压强将液面高的油箱的油液导入到液面低的油箱内,保证两侧油箱的液面一致,共同为发动机提供燃油。自动泵油式双油箱主要为两个油箱通过油管进行导通,油管中间接入油泵,通过传感器检测两侧油箱液面,在两侧油箱的液面不一致时,启动油泵,将液面高的油箱的油液导入到液面低的油箱内,保证两侧油箱的液面一致,共同为发动机提供燃油。
但是,底部双油箱连通方案中,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或加注燃油时,连通管内容易进入空气,当连通管高度高于油箱液面时,容易出现油液中断的问题,导致出现主油箱内的油液使用完毕,而副油箱内的油液不导入的问题。自动泵油式双油箱方案中,相对于底部双油箱连通方案,增加副油箱传感器、油泵和油泵控制器等零部件,这样会增加成本,而且增加的零部件需要布置在主油箱和副油箱中间,布置较为困难,另外,在长时间工作中,由于油液不清洁等问题,容易出现油泵卡滞、电机灼烧、控制器短路或断路等故障,而且油泵和控制器安装在车架上,湿热环境、防水问题和老化问题也都会容易引起泵体和控制器出现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辆的供油系统,该车辆的供油系统可以使副油箱中的油液更加稳定和可靠地导入到主油箱,而且不需要增加多余的零部件,降低供油系统的整体制作成本,方便供油系统中各部件的布置,也可以避免多余零件出现的一些故障问题。
本发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供油系统,包括:主油箱,所述主油箱连接有吸油管和供油管;副油箱,所述副油箱与所述吸油管相连通;油泵,所述油泵与所述供油管相连通,以在所述油泵产生负压时,所述主油箱通过所述吸油管吸入所述副油箱中的油液。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供油系统,通过将油泵与供油管相连通,油泵产生负压,在主油箱的油液减少时,副油箱中的油液会主动被吸入到主油箱,从而使副油箱中的油液更加稳定和可靠地导入到主油箱,而且不需要增加多余的零部件,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供油系统的整体制作成本,也方便供油系统中各部件的布置,当然,也可以避免多余零件出现的一些故障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车辆的供油系统还包括:主连接器,所述主连接器包括:主连接体、第一输油管和检测管,所述第一输油管和所述供油管分别连接于所述主连接体,所述第一输油管设置于所述主油箱内,所述检测管设置于所述主连接体且用于检测所述主油箱内的油位。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连接器还包括:保护阀,在所述主油箱外部的压强大于所述主油箱内部的压强且所述供油管无法供油时,所述保护阀打开,以使所述主油箱的内部与所述主油箱的外部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保护阀包括:第一阀壳、第一阀座、运动件和弹性件,所述第一阀壳设置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所述第一气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二气口与所述主油箱相连通,所述第一阀座设置于所述第一阀壳内,所述运动件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阀座内,以控制所述第一气口和所述第二气口的通断,所述弹性件弹性地设置于所述运动件和所述第一阀座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36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棕榈酰三肽-1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调整宽度的滑动门体及平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