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的多刺裸腹溞冬卵诱导保存萌发及其清水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83488.4 | 申请日: | 202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8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呈祥;邱屹;周浩然;王振;郑洪星;张建兵;俞觊觎;魏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爱科乐环保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1/20 | 分类号: | A01K61/20;A01K61/17;A01K61/6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造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2 | 代理人: | 冉国政 |
| 地址: | 310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多刺裸腹溞冬卵 诱导 保存 萌发 及其 清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的清水虫冬卵诱导保存萌发及其清水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对清水虫成体缺食喂养:从平时投喂量的100%,逐渐递减至25%,以诱导出冬卵;步骤二,用原培养水加至容量的75%~100%,封盖后置于4℃冰箱中保存;步骤三,从冰箱取出,直接用自来水加入培养容器内作为孵化液,温度保持在23~28℃之间,在有光照的室内静置培养,静置孵化2~3天。将孵出的幼溞经分级扩大培养后,投放到待清水水体的的网箱中,实现清水。本发明的简易的清水虫冬卵诱导保存萌发及其清水的方法,可快速诱导冬卵的产生、低成本长期保存、快速萌发,实现清水虫的商品化生产及在清水方面的广泛应用;服务于水生态修复产业与水产育苗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生态修复领域,尤其是一种简易的多刺裸腹溞冬卵之诱导、保存、萌发、及用该多刺裸腹溞清除水体中绿藻(清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目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水体中微型浮游藻类大量繁殖,特别是夏、秋季节水体中型绿藻、微囊蓝藻等暴发(俗称“水华”),藻体死后会释放毒素、水体缺氧恶臭、使水生动物大量死亡,水体环境极度恶化,导致水体的观赏性与利用价值大大降低。
现有技术中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有很多,如清淤,调配水,物理、化学除藻和投放细菌(如溶藻菌)以及生物调控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应用生物的食物链(有经典/非经典生物操纵技术)在水体富营养化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如ZL201210308099.2,《老年低额溞摄食蓝藻的方法》)。
枝角类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双甲目、枝角亚目,通称水蚤,俗称“红虫”或“鱼虫”。在水体中浮游生活,以微藻(如小球藻、栅藻等)、细菌(如酵母、芽孢杆菌等)、有机腐屑(如浸泡发酵后的麦麸、米糠等)为食,其是鱼类苗种阶段重要的饵料。
枝角类的生殖方式包括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在正常的环境条件下以孤雌生殖为主,是其进行大量繁殖的主要方式。休眠卵(冬卵)是枝角类在不良环境条件下进行有性生殖延续后代的产物。
多刺裸腹溞(Moinamacrocopa)是习见淡水枝角类,夏季经常大量出现,多周期生殖,在5-30℃范围内,均适于进行孤雌生殖,夏卵每胎10-15个,最多可达60个。分布在我国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山东、河北、河南、辽宁、吉林、内蒙、山西、陕西、甘肃、青海、西藏(蒋燮治,堵南山.中国动物志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淡水枝角类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P155)。
小球藻属属于绿球藻目,在淡水中分布最广,最常见,特别是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周云龙孢子植物实验及实习(第3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P4)。
浮游单细胞藻类对枝角类有颇大的饵料意义,这是大家公认的。我们常见池塘中枝角类数量大时,消耗藻类太多,以至池水变得完全透明(蒋燮治,堵南山.中国动物志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淡水枝角类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P24~54)。
蒙古祼腹溞冬卵-4℃下冷冻保存0~62d内,蒙古祼腹溞的萌发率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高达22%;62~180d其萌发率呈下降趋势(孟琼,邓道贵.枝角类休眠卵形成和萌发的研究进展.动物学杂志2008(3):154~160)。
将带水保存的蚤状溞休眠卵在过滤池水与曝气自来水作为萌发液萌发;曝气自来水萌发率较高,保存42d萌发率最高38.33%,保存7d萌发率最低8.33%,休眠卵最佳萌发率为14-49d,萌发率范围为25.00%-38.33%。因此进行萌发时休眠卵保存1个月为宜。休眠卵以何种方式贮存最好?贮存多长时间的萌率最高?何种生态条件下,能使枝角类在短时间萌发率最高?上述问题决定着枝角类商品化生产是否可行,能否被推广应用。在生产上,人们非常关心休眠卵的累积萌发率,因为绝大部分休眠卵在短时间卵化处理进入孤雌生殖阶段,迅速使种群密度增加,保证育苗的需要(陆正和,杨家新.生态因子对蚤状溞休眠卵萌发率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爱科乐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爱科乐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34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