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梨果皮红色性状连锁的位点、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2710.9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2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欧春青;姜淑苓;王斐;张艳杰;马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刘静怡 |
地址: | 1251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梨果 红色 性状 连锁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与梨果皮红色性状连锁的位点、分子标记及其应用。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包括位于‘中矮1号’梨参考基因组的Chr5的26394198碱基处的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参考基因组的GeneBank登录号:SMOL00000000。该处的碱基序列为AAAGCCTAGTGCACCTTTTTTAAATCTGTTTCTATTTCAGTATCTTTGTTATGCTGGAAAATGG或A。上述位点及基于上述位点开发的分子标记可以用于梨果皮红色/绿色性状辅助选择育种中,在杂交苗的幼苗期快速淘汰绿果皮单株,节省后续杂交苗维护和鉴定评价成本,显著提高红皮梨育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梨分子遗传育种领域,尤其涉及与梨果皮红色性状连锁的位点、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梨(Pyrus L.)是一种重要的蔷薇科(Rosaceae)果树,为我国三大水果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FAOSTAT)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梨栽培面积为95万公顷,产量1700万吨,分别占世界总产量和面积的69%和71%,在果树产业中居重要地位。近年来,红梨因其诱人的外观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然而,在实际生产中,能够在我国栽培的红梨品种不多,尤其是我国主栽的梨品种为东方梨,缺少品质优良、着色稳定的红色品种,因此,红皮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梨育种工作者的重要育种目标。
目前,杂交育种是梨育种中最常用的育种方式。由于梨为多年生果树,性状遗传机制复杂,杂交后代的优选率低,实生苗通常还需要渡过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童期才能开花结果,育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和人力、物力成本,育种成本高。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应用于梨育种的重要前提是开发与梨重要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果皮红色作为梨果实重要的外观品质性状,也有相关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但该性状遗传机制复杂,不同红梨品种红色性状的形成机制不同,并且现有的分子标记存在准确率低的问题,需要开发更为广泛有效的标记位点,以应用于梨育种工作。同时,前人开发的标记多需要采用荧光定量PCR或普通PRC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式才能区分不同供试样品的表型,分别具有成本高和实验程序繁琐等缺点。因此,开发能够用普通PCR加琼脂糖凝胶电泳即能成功区分不同样品表型的分子标记,则能极大地降低实验成本并提高育种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与梨果皮红色性状连锁的位点、分子标记及其应用,上述位点、分子标记可以用于梨果皮红色/绿色性状辅助选择育种中,在杂交苗的幼苗期快速淘汰绿果皮单株,节省后续杂交苗维护和鉴定评价成本,显著提高红皮梨育种效率,具有准确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与梨果皮红色性状连锁的位点,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包括位于‘中矮1号’梨参考基因组的Chr5的26394198碱基处的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参考基因组的GeneBank登录号:SMOL000000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标记可以用于梨果皮红色/绿色性状辅助选择育种中,在杂交苗的幼苗期快速淘汰绿果皮单株,节省后续杂交苗维护和鉴定评价成本,显著提高红皮梨育种效率,具有准确率高等优点。
进一步,碱基处的碱基序列为AAAGCCTAGTGCACCTTTTTTAAATCTGTTTCTATTTCAGTATCTTTGTTATGCTGGAAAATGG或A。
本发明提供上述位点在梨果皮红色/绿色性状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基于上述位点,可以开发标记引物等,可以用于梨果皮红色/绿色性状辅助选择育种中,在杂交苗的幼苗期快速淘汰绿果皮单株,节省后续杂交苗维护和鉴定评价成本,显著提高红皮梨育种效率,具有准确率高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梨果皮红色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上述位点位于分子标记扩增产物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27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烟艾灸炭化丸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棕榈酰三肽-1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