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本体法氯乙烯聚合的转化率预测方法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2253.3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2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西能;李富勇;高官礼;贾志军;杨光;张金辉;惠总裁;李绪成;赵斌;王志军;安恒吉;曹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中泰化学托克逊能化有限公司;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C08F114/06;C08F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冯瑛琪 |
地址: | 8381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本体 氯乙烯 聚合 转化 预测 方法 控制 | ||
1.一种本体法氯乙烯聚合的转化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乙烯聚合是通过以下反应方程式进行氯乙烯聚合反应:
所述转化率预测包括:
对所述氯乙烯聚合反应进行监控,获得在所述氯乙烯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引发剂消耗量以及热交换量;
根据所述的引发剂消耗量,计算得到第一转化率值;
根据所述的热交换量,计算得到第二转化率值;
根据所述第一转化率值和所述第二转化率值,采用加权平均算法,预测得到氯乙烯聚合反应的转化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本体法氯乙烯聚合的转化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化率值是根据所述引发剂消耗量计算得到第一PVC生成量,再根据所述第一PVC生成量计算得到第一转化率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本体法氯乙烯聚合的转化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VC生成量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WP1=20*X*η*MVC*10-6
其中,WP1为第一PVC生成量;X为引发剂消耗量:η为引发剂的引发效率,取值为0.5~0.8;MVC为氯乙烯的分子量取值为62.5;n为PVC的聚合度,取值为65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本体法氯乙烯聚合的转化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消耗量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X=(1-e-0.693t/h)*X0
其中,X为引发剂消耗量;X0为引发剂的初始投加量;t为聚合反应时间;h为引发剂的半衰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本体法氯乙烯聚合的转化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化率值是根据所述热交换值计算得到第PVC生成量,而后再以所述第二PVC生成量计算得到第二转化率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本体法氯乙烯聚合的转化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VC生成量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WP2=(Q/qP)*10-3
其中,WP2为第二氯乙烯生成量;Q为氯乙烯聚合反应的热交换值;qp为生成单位质量PVC的放热量,取值为1532kJ/k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本体法氯乙烯聚合的转化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权平均算法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转化率:
C=0.4*C1+0.6*C2
其中,C为氯乙烯聚合转化率,C1为第一转化率值,C2为第二转化率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本体法氯乙烯聚合的转化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乙烯聚合反应使用的引发剂为EHP。
9.一种本体氯乙烯聚合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乙烯聚合是通过以下方程式进行氯乙烯聚合反应:
所述控制包括:
设定所述氯乙烯聚合反应的目标转化率;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转化率预测方法对氯乙烯聚合反应的转化率进行预测,得到所述氯乙烯聚合反应的预测转化率;
在所述预测转化率达到所述目标转化率的要求时,停止聚合反应。
10.根据权利要去7所述的一种本体法氯乙烯聚合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转化率为8%~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中泰化学托克逊能化有限公司;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中泰化学托克逊能化有限公司;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22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