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路及元件故障后状态的判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2047.2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0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许守东;石恒初;马红升;丁心志;何廷一;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00;G01R31/52;G01R3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 元件 故障 状态 判定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线路及元件故障后状态的判定方法,包括:根据待检测对象的故障后电流突变量、故障后功率突变量、投运时有功功率、故障后三相电流、故障后三相电压和故障后有功功率、故障后前200ms的功率、故障后三相开关HWJ信息、故障后开关位置常闭辅助接点信息、重合闸时间后三相开关的HWJ信息,判定所述待检测对象为无故障跳闸或跳闸或其他故障;所述其他故障包括单相瞬时接地故障、单相永久故障、相间故障和单相转相间故障。本申请结合电气量和开关量对线路及元件故障后的状态进行判定,判定方法准确率高;通过获取线路及元件故障前后的数据来进行判定,提高判定效率,保障用电人员的安全,方便电网工作人员的维修工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故障判定技术领域,主要是一种线路及元件故障后状态的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随之提高,居民们越来越重视生活中电力系统的安全。但是,由于电力系统内部及外部的一些因素,电力系统有时会产生故障,当故障发生时,如果没能及时对故障作出判断,以便居民或电网工作人员根据故障情况作出反应,严重时会影响到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所以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对线路及元件的故障状态作出准确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对线路及元件故障后状态的判断主要指的是将故障后的线路或元件判定为无故障跳闸、跳闸还是发生了其他故障,如单相瞬时接地故障等等,如果只是无故障跳闸或者跳闸,那么居民可以自己选择将线路重新接通,如果是发生了其他故障,那么需要电网工作人员及时维修。
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稳控装置来判断电力系统中线路及元件的故障状态,但是利用稳控装置进行判断时,通常是根据线路或元件的电气量来判断,考虑到电力系统中经常出现线路潮流转移等因素,仅仅根据电气量来判断是不准确的,所以需要一种更为准确的元件及线路故障后状态的判定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判断线路或元件的故障状态只通过电气量来进行判断,造成的判断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线路及元件故障后状态的判定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线路及元件故障后状态的判定方法,包括:
预设待检测对象的电流突变量启动值、功率突变量启动值、投运电流定值、投运功率定值、故障后功率定值、无故跳时间定值和重合闸时间;所述待检测对象包括主变元件、线路元件及输电线路;
根据待检测对象的故障后电流突变量、故障后功率突变量、故障后三相电流、故障后前200ms的功率和故障后有功功率,判定所述待检测对象为无故障跳闸;
根据主变元件的故障后电流突变量、故障后三相电流和故障后有功功率,判定所述主变元件为跳闸;
根据线路元件的故障后电流突变量、故障后三相电流、故障后有功功率和故障后三相开关HWJ信息,判定所述线路元件为跳闸;
根据输电线路故障后电流突变量、故障后功率突变量、故障后三相电流、投运时有功功率、故障后有功功率和故障后开关位置常闭辅助接点信息,判定所述输电线路为跳闸;
根据所述待检测对象故障后的电流突变量、故障后功率突变量、故障后三相电流、故障后三相电压和故障后三相开关的HWJ信息,判定所述待检测对象为单相瞬时接地故障;
根据所述待检测对象故障后电流突变量、故障后功率突变量、故障后三相电流、故障后三相电压和所述重合闸时间后三相开关的HWJ信息,判定所述待检测对象为单相永久故障;
根据所述待检测对象故障后电流突变量、故障后功率突变量、故障后三相电流、故障后三相电压和故障后三相开关的HWJ信息,判定所述待检测对象为相间故障;
根据所述待检测对象故障后电流突变量、故障后功率突变量、故障后三相电流和故障后三相电压,判定所述待检测对象为单相转相间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2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