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返工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1657.0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7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欢;王小莉;厉荣慧;梁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汇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10 | 分类号: | C09J7/10;C09J7/38;C09J4/02;C09J4/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张玉红 |
地址: | 21151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返工 丙烯酸酯 胶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压敏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返工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丙烯酸酯胶黏剂设置在两层PET离型膜之间,两层PET离型膜设定为底层PET离型膜和顶层PET离型膜,丙烯酸酯胶黏剂涂布在底层PET离型膜上,顶层PET离型膜覆盖在丙烯酸酯胶黏剂上,本发明通过聚合出的丙烯酸酯胶黏剂制成丙烯酸酯压敏胶带,所成胶膜具有良好的返工性能、持粘力高,并且由于加入可光聚合单体以及184光引发剂,在全贴合过程中,脱完泡后经LED照射2J能量,可以保证其在环测下240h,无气泡反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敏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返工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溶剂型丙烯酸酯光学压敏胶带,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90%以上的特点,胶接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丙烯酸酯压敏胶带是一种半固态的交联高分子材料,大量使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触控屏中,用于把盖板玻璃、触控模块、液晶屏、OLED屏等叠加在一起。
现有丙烯酸酯压敏胶带为了保持粘着力,是多层复合结构,具有以下缺陷:
第一,市场上所用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带在进行全贴合时,由于良率很难达到100%,这就需要将在粘贴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液晶面板和LCD进行拆除返工。但是由于市面上大多数丙烯酸酯压敏胶带的返工性较差,很难从液晶面板上快速完全剥离。目前清除压敏胶残胶的方法有三种:(1)依靠工人熟练的技巧,慢慢把压敏胶膜从玻璃上撕掉。(2)将返工胶带贴附于残胶上,将其撕除。(3)用酒精、IPA等有机溶剂慢慢把压敏胶膜溶解和擦除。上述方法都比较浪费时间及成本,并且如果液晶面板和LCD分离不成功或是残胶清除不干净,则价格昂贵的LCD则需要丢弃,会导致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第二:目前,为了保证胶膜强度和粘着力,市面上大多采用复合结构(≥二层胶膜叠加在一起)。这样,既繁琐又浪费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披露了一种高返工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带及其制备方法,该压敏胶带是单层结构,在维持粘着力的同时,仍能保证剥离光学元件或屏幕模组不易断裂或撕裂,可重复使用。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返工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带包括丙烯酸酯胶黏剂和两层PET离型膜,丙烯酸酯胶黏剂设置在两层PET离型膜之间,两层PET离型膜设定为底层PET离型膜和顶层PET离型膜,丙烯酸酯胶黏剂涂布在底层PET离型膜上,顶层PET离型膜覆盖在丙烯酸酯胶黏剂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丙烯酸酯胶黏剂由软单体、硬单体、功能单体,用热引发剂聚合得到。其中,软单体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月桂酯的一种或多种;硬单体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的一种或多种;功能单体为含羟基的单体包括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基己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热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酰中的一种或多种。
聚丙烯酸酯的制备:由上述软单体、硬单体、功能单体、用热引发剂聚合得到。
本发明以质量份计,称取丙烯酸丁酯7份、丙烯酸羟乙酯0.105份、丙烯酸异辛酯7份、甲基丙烯酸月桂酯1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5份、丙烯酰胺3.5份、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3.3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0.095份,溶剂:乙酸乙酯60份,通过溶剂聚合的方式进行聚合产生。其生产方式是在装有机械搅拌、冷凝、和滴加装置的1L四口烧瓶中,加入所有混合单体、40份乙酸乙酯和0.03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室温下通入高纯氮,用水浴锅控制其外温,使其达到反应温度从而引发反应。控制其反应温度在80℃-85℃,然后滴加剩余0.065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和10份乙酸乙酯溶剂。引发剂滴加完毕后,升至90°C并保温1h,加入剩余10份乙酸乙酯溶剂,冷却至室温出料,控制聚合物黏度在2000-3000mpas、固含量40%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汇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汇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1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鲜即食海带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