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长臂式联合采煤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80007.4 | 申请日: | 202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2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航;刘会国;张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长华 |
| 主分类号: | E21C25/10 | 分类号: | E21C25/10;E21C29/22;E21C31/02;E21C35/06;E21C35/08;E21C35/20 |
| 代理公司: | 山东祺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61 | 代理人: | 孙亚琳 |
| 地址: | 27711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臂 联合 采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长臂式联合采煤机,是一种适用于薄煤层开采的采煤机械。其包括主机、接长臂、截割部,主机上设有接长推进部,主机的前后两侧均可布置接长臂和截割部,在接长推进部两端对称设有接长臂推进机构;截割部的驱动动力、传动箱、螺旋输送杆均设置在截割部箱体内;接长臂包括有至少一个接长臂单元,接长臂单元包括外箱体、设置在外箱体内的两根螺旋输送杆,接长臂单元之间及接长臂单元与截割部之间均通过接长臂单元的外箱体利用连接销轴连接。通过主机推进机构的推进,截割部的电动机带动钻头割煤,螺旋输送杆运煤,通过不停车加接接长臂,达到预定的开采深度,解决了以往钻煤机断续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煤炭的连续安全高效开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长臂式联合采煤机,属于采煤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化采煤方式中,绝大多数是在长度为100米左右的回采工作面上进行的,由采煤机械、运输机械、顶板支护及采空区处理等组成,即所谓的长壁式采煤。该种采煤方式的落煤设备是以滚筒式采煤机、刨煤机为主,整个采煤系统比较复杂,所用设备、工人较多,而且存在成本高、管理困难、安全性差的问题。特别是对于1m以下的薄煤层,因操作空间的限制,以上问题尤其突出,因此很多煤矿的薄煤层往往弃之不采,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采用条带式开采薄煤层的三轴联动式螺旋钻采煤机,以及四轴螺旋钻采煤机(钻煤机),上述采煤机虽可实现薄煤层的无人工作面开采,但却由于存在以下缺点,没能得到推广应用:
(1)、效率低:由于结构及工作原理的限制,作业方式为断续式生产,即钻进一节就要停下来进行耗时费力的钻具对接工作(需断开主机动力部与钻具的连接,再接入一节钻具后重新连接),真正出煤时间少(以1.5米长钻杆为例,采煤钻进一节2分钟,而对接需要10分钟),生产效率低下;
(2)、故障率高:由于钻具的连接同时要兼顾扭矩传递及轴向锁定,因此钻具连接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并经常出现锁定及解锁困难现象,导致辅助时间过长,钻杆连接容易脱开落入钻孔中;
(3)、对于矿井不可避免的钻孔内冒顶现象,出现压钻现象时处理极其困难,甚至造成钻具丢弃的后果,导致使用成本高,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长臂式联合采煤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薄煤层开采中,用滚筒式采煤机、刨煤机无法开采,用钻煤机虽能开采但又有整体效率低、故障率高、使用成本高、适应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接长臂式联合采煤机,包括主机、接长臂、截割部,截割部包括传动箱、钻头和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螺旋输送杆,所述主机下部设置有行走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主机上设置有接长推进部,所述接长推进部具有接长臂推进通道,所述主机的前后两侧对应于所述接长臂推进通道均可布置接长臂和截割部,在所述接长推进部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接长臂推进机构,所述接长臂推进机构包括圆形导轨、两个滑动设置在圆形导轨上的滑移架、推移油缸,圆形导轨的两端与接长推进部前后两侧连接,推移油缸为双向活塞杆输出结构,两个滑移架分别与推移油缸的活塞杆两端连接,所述滑移架上设置有单向拨块;所述截割部还包括截割部箱体,所述截割部的驱动动力、传动箱、第一螺旋输送杆均设置在截割部箱体内,所述截割部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可与所述滑移架上的单向拨块配合的推进凹槽,所述截割部的第一螺旋输送杆由截割部的传动箱传动;所述接长臂包括有至少一个接长臂单元,所述接长臂单元包括外箱体、可转动地设置在外箱体内的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二螺旋输送杆,所述接长臂单元的外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可与所述滑移架上的单向拨块配合的推进凹槽,第一螺旋输送杆的对接端和第二螺旋输送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式对接结构,所述接长臂单元之间及所述接长臂单元与所述截割部的截割部箱体之间均通过接长臂单元的外箱体利用连接销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长华,未经张长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0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珍珠贝育苗产量的方法
- 下一篇:抽油机自调整降耗节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