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玄参内生真菌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979543.2 申请日: 2021-08-25
公开(公告)号: CN113684137B 公开(公告)日: 2023-02-14
发明(设计)人: 秦路平;朱波;任丹;张轲杰;何玟叶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2N3/00;A01N63/30;A01P3/00;C12R1/645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邱启旺
地址: 310053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玄参 真菌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玄参内生真菌及其应用,所述的内生真菌是从玄参科玄参属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活体中采用内生真菌分离纯化技术分离获得的,分类命名为小丛壳菌目刺盘孢属果生刺盘孢菌D90(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于2021年4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21949。本发明同时发明公开了所诉内生真菌的用途:能抑制玄参叶斑病病原菌的生长,诱导玄参超氧阴离子与过氧化氢酶含量积累,降低玄参根腐病病情指数28.77%。本发明的内生真菌对玄参叶斑病防治效果明显,为玄参叶类病害的生物防治领域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玄参内生真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中药玄参系玄参科玄参属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别名元参、黑参等,是浙江省著名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主产浙江、湖北、安徽、四川、陕西等地。玄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常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等症,主要含有环烯醚萜苷类、苯丙素苷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保护心血管、保肝等药理活性。

玄参叶斑病是由草茎点霉菌Phoma herbarum引起的叶部病害,常年发病率在10%左右,严重时可达50%以上,严重阻碍了玄参产业健康发展。玄参叶斑病现有的防治措施主要分为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两方面。化学防治主要包括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代森锰锌或75%百菌清粉剂等药剂,对玄参叶斑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农业防治主要包括加强田间管理,合理选地整地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然而,这些措施易造成农药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的破坏,难从源头上断绝或防治病害的发生。

植物内生真菌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对宿主植物无明显的危害作用。研究发现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增强植物抗病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等作用,近年来,利用有益微生物抑制病原菌生存的生物防治措施是目前研究植物病害防治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毒性较小以及病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研究最多的生防菌为木霉属真菌(包括哈茨木霉和深绿木霉等)和芽孢杆菌属(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等),这些生防菌对抗植物病害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植物内生真菌是植物病害防控技术领域重要的微生物资源。

但是,关于玄参内生真菌防治玄参叶斑病的应用研究目前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玄参内生真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植物内生真菌,是从玄参科玄参属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活体中采用内生真菌分离纯化技术分离获得的,命名为小丛壳菌目刺盘孢属果生刺盘孢菌D90(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该菌株已保藏,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949,保藏日期为2021年4月9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为100101。

本发明所述的内生真菌的固体培养特征为:

在土豆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26℃黑暗培养,菌株生长速度较快,菌体呈绒毛状,菌落内外分层明显,内圈大部,呈淡绿色,外圈小部,呈白色,见图1。

本发明所述的内生真菌的ITS扩增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将测序结果于NCBI网站进行序列比对(http://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同果生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MN841836.1)同源性达99.41%。用MEGA 7.0软件做序列比对,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分析,随机挑选1个序列,重复比对1000次。本发明所述内生真菌的系统进化树见图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9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