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抵御地震波冲击的框架上门式钢架厂房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79540.9 | 申请日: | 202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5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孙炯光;熊方明;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鑫光正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E04H9/02;E04B1/98;E04B1/342 |
| 代理公司: | 青岛橡胶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41 | 代理人: | 米国庆 |
| 地址: | 266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抵御 地震波 冲击 框架 上门 钢架 厂房 | ||
本发明涉及抗震钢结构厂房,具体涉及一种可抵御地震波冲击的框架上门式钢架厂房。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右侧壁结构底部的带有底部滑槽的底部加强纵桁,用来支撑所述左侧壁结构的左消能支撑底座,用来支撑所述右侧壁结构的右消能支撑底座;所述左、右消能支撑底座均包括顶部带有大开口的基座箱体,设置在所述基座箱体内的支撑单元,若干扭杆消能单元,以及围绕所述支撑单元设置的若干左液压消能单元、若干右液压消能单元、若干前液压缓冲单元、若干后液压缓冲单元。本发明通过多层吸能系统,逐层吸收厂房晃动的能量,将厂房的晃动幅度、频率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以保证厂房可以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震钢结构厂房,具体涉及一种可抵御地震波冲击的框架上门式钢架厂房。
背景技术
地震是地壳运动引起的一种随机振动,根据形成原因可划分为以下几大类:构造地震、爆炸地震、陷落地震。震害最大同时也最被熟知的是构造地震,世界上85%~90%的地震都属于这一类型。地质层中的断层产生错动,导致某一范围内地壳的部分应变在短时间内释放,由此产生的随机振动称为构造地震。应变能是通过应力波的形式向周围传递,传递过程中引起地面运动,致使建筑物前后左右的随机晃动,进而导致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传统的工业厂房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但这类厂房施工周期长、对基础的要求高,且较难做成大跨度车间。而且这类厂房还存在抗震性差的缺点,在地震中很容易因构件及连接节点的强度不足等原因导致厂房丧失整体性。而相比之下,钢结构厂房具有刚度大、承载力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等优越的结构性能以及工业化制作程度高、施工周期短、环境污染少、大空间分隔灵活、易于改造和加固以及钢材可回收等优点,从而在现代大型工业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图1展示了一种框架上门式钢架厂房,它由下部框架及顶层门式刚架组成,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钢架厂房。它具有双向刚度均匀,整体性好,能适应复杂工艺设备布置等优点。在应对地震时,凭借本身强度足以抵御中强震,但是在面对强震时,仍有些力不从心。从而导致厂房主体结构损坏,甚至倒塌,进而砸毁设备或砸伤、砸死工作人员,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为了保证人员安全,维护企业财产,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框架上门式钢架厂房的抗震性,保证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目前,加强框架上门式钢架厂房的抗震性有两种思路:一是继续提高自身强度,而想要继续提高自身强度,要么增加钢板厚度,要么采用强度更高的钢材,而这都将导致施工难度、成本的指数级上升;二是使用巨型弹簧支撑起厂房,但是这种巨型弹簧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抵御地震波冲击的框架上门式钢架厂房,其目的在于增强框架上门式钢架厂房的抗震性,保证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此外,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价格适中、施工难度较低的抗震框架上门式钢架厂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抵御地震波冲击的框架上门式钢架厂房,包括下部框架、顶层门式钢架,所述下部框架包括左侧壁结构、右侧壁结构、若干平台结构,所述左、右侧壁结构均包括若干钢架柱。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右侧壁结构底部的带有底部滑槽的底部加强纵桁,用来支撑所述左侧壁结构的左消能支撑底座,用来支撑所述右侧壁结构的右消能支撑底座。
所述左、右消能支撑底座均包括顶部带有大开口的基座箱体,设置在所述基座箱体内的支撑单元,若干扭杆消能单元,以及围绕所述支撑单元设置的若干左液压消能单元、若干右液压消能单元、若干前液压缓冲单元、若干后液压缓冲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鑫光正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鑫光正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95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