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猪育种用耳标式体温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9128.7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2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歌;殷宗俊;吴旭东;郑先瑞;周忍;王彩云;杨明月;聂可;祝言言;卓明雪;顾涛涛;丁月云;张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11/00 | 分类号: | A01K11/00;A01K29/00;G01K1/14;G01K13/00;G01K13/20 |
代理公司: | 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 | 裴爽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育种 用耳标式 体温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智能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猪育种用耳标式体温监测系统,包括主控制器、电子显示模块以及体温监测模块,其中,所述主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和体温监测模块电性连接,主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和电子显示模块电性连接、以显示体温监测模块采集的体温信息,且体温监测模块包括若干个安装在猪耳上的耳标机构。本发明提出的耳标机构能够监测对应个体猪只的体温数据,并且及时反馈至主控制器,更加直观的反应所养殖的猪只体温信息,便于管理,及时发现体温异常的猪只,并且耳标机构方便快速固定在猪耳上,安装结构牢固不易松动,体温探测传感器通过柔性杆安装在回转套上,能够在耳蜗处检测体温,测量数据更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猪育种用耳标式体温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动物体温检测采用温度感应器与耳标分体设计,温度感应器采用导线和耳标连接,耳标打孔固定在动物耳朵上,从而造成温度感应器和耳朵的贴合不够紧密,造成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同时,现有耳标的安装结构容易松动,长久使用后会造成使用失效,且现有的耳标机构安装后,对猪耳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安装耳标的耳洞处容易感染,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猪只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猪育种用耳标式体温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猪育种用耳标式体温监测系统,包括主控制器、电子显示模块以及体温监测模块,其中,所述主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和体温监测模块电性连接,主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和电子显示模块电性连接、以显示体温监测模块采集的体温信息,且体温监测模块包括若干个安装在猪耳上的耳标机构;
所述耳标机构包括耳标前盖、耳标后盖、杆体、温度采集单元以及信号传输单元;
所述耳标前盖和耳标后盖分别夹持在猪耳朵的两侧,耳标前盖、耳标后盖的中心处均开设有穿孔,所述杆体的两端分别穿过耳标前盖以及耳标后盖上的所述穿孔;
所述杆体包括阶梯轴状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其中,耳标前盖与第一杆体螺旋连接,耳标后盖和第二杆体螺旋连接;
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安装在耳标后盖上,且信号传输单元安装在耳标前盖上,信号传输单元用于传输信息至主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体上还螺旋连接有与耳标前盖贴合接触的第一锁紧套;第二杆体上螺旋连接有与耳标后盖贴合的第二锁紧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壁具有螺旋相同的两个第一螺接段、以分别和耳标前盖和耳标后盖螺旋连接,第一杆体远离第二杆体的一侧还具有第二螺接段,第二螺接段和第一螺接段的旋向相反,第一锁紧套与第二螺接段螺旋连接,第二杆体远离第一杆体的一端具有第三螺接段,第三螺接段和第二锁紧套螺旋连接,且第三螺接段与第一螺接段的旋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活动套设在耳标后盖上的回转套以及和回转套固定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外侧固定有若干根体温探测传感器,体温探测传感器和信号传输单元电性连接,且第二锁紧套的一侧压紧在回转套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传输单元为wifi传输单元或蓝牙传输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杆体内部中空,且杆体的壳体上还开设有若干个缺口,杆体内具有一容积可变的储液腔、用于储存消毒液,且杆体内还安装有挤压机构、以改变储液腔内部容积,从而挤出消毒液通过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腔由一固定在杆体内的分隔板、一活动设置在杆体内的密封塞板以及杆体的内壁形成,缺口的内端口位于储液腔内,且储液腔内设有罩设每个缺口内端口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底板安装有若干个朝向对应缺口的雾化喷头,雾化喷头的进液端和储液腔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固定在密封塞板上的中心杆,中心杆的一端贯穿伸出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91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