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钢加工用电解槽的废水处理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78690.8 | 申请日: | 202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2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梅伟军;金晓芬;夏臻华;钱琴;余喆人;梅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利安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25B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正南创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0 | 代理人: | 杨丽萍 |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钢 工用 电解槽 废水处理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钢加工用电解槽的废水处理结构,包括电解槽机箱,所述电解槽机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解槽本体,所述电解槽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与电解槽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漏水孔,所述电解槽本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杂质过滤网。本发明通过设置过滤机构,可以对废水进行过滤,从而达到了可以对废水进行处理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玻璃钢加工用电解槽不能对废水进行处理的问题,具备可以对废水进行处理的优点,在处理废水时不需要用到专业的装置进行处理,从而减少了工作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玻璃钢加工用电解槽的废水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钢加工用电解槽是用于生产玻璃钢的装置,但是现有的玻璃钢加工用电解槽不能对废水进行处理,导致在处理废水时需要用到专业的装置进行处理,从而增加了工作步骤。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钢加工用电解槽的废水处理结构,具备可以对废水进行处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玻璃钢加工用电解槽不能对废水进行处理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钢加工用电解槽的废水处理结构,包括电解槽机箱,所述电解槽机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解槽本体,所述电解槽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与电解槽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漏水孔,所述电解槽本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杂质过滤网,所述电解槽本体的底部与过滤箱的顶部连通,所述过滤箱内壁的顶部连通有过滤机构;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连管、喷管、喷头、顶部过滤网、活性炭、底部过滤网和导水圈,所述连管固定连接在过滤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管的顶部通过通孔与电解槽本体的底部连通,所述喷管连通在连管的底部,所述喷头连通在喷管的底部,所述顶部过滤网设置在喷头的底部,所述活性炭的表面与过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设置在顶部过滤网的底部,所述底部过滤网设置在活性炭的底部,所述底部过滤网的表面与过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水圈固定连接在底部过滤网的底部,所述导水圈的表面与过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顶部与电解槽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电解槽机箱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的内部与过滤箱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板,密封板的右侧与过滤箱的左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右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机箱,所述固定机箱的输出端贯穿过滤箱并延伸至过滤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板。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喷头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顶部和底部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表面与过滤箱的内壁接触,所述挡板的左侧贯穿过滤箱并延伸至电解槽机箱的内部与电解槽机箱内部的气缸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过滤机构,可以对废水进行过滤,从而达到了可以对废水进行处理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玻璃钢加工用电解槽不能对废水进行处理的问题,具备可以对废水进行处理的优点,在处理废水时不需要用到专业的装置进行处理,从而减少了工作步骤。
2、本发明通过设置密封圈,可以对过滤箱和电解槽本体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过滤箱和电解槽本体出现漏水的现象。本发明通过设置定位圈,可以增加电解槽机箱与过滤箱之间的连接牢固性,防止电解槽机箱与过滤箱出现分离的现象。本发明通过设置出水管,可以对过滤箱内部的水传出,从而方便使用。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机箱和加热板,可以对过滤箱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对过滤后的水进行消毒。本发明通过设置挡板,可以对喷头进行堵塞,防止喷头在不需要使用时出现漏水的现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利安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利安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86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作用液压缸
- 下一篇:一种气凝胶型高频稳相同轴电缆及其加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