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食醉虾罐头的制备及保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6882.5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6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吴琼静;张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7/40 | 分类号: | A23L17/40;A23L5/20;A23L5/30;A23B4/015;A23B4/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何俊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食 罐头 制备 保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罐头食品领域,公开了一种即食醉虾罐头的制备及保鲜方法,包括鲜虾预处理、电气处理、制备醉制液、罐头制作等步骤,制得的即食醉虾罐头冷藏于‑14℃~‑20℃的环境中。本发明能保持食物原有营养成分,达到腥味脱除、钝化酶活性、抑制生物胺形成和护色等作用,有效保持醉虾产品品质,延长产品货架期,提升醉虾风味、保留原有新鲜口感和营养成分,具有广泛的商业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罐头食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即食醉虾罐头的制备及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即食类水产品是江浙一带传统腌制生食水产品,比如有醉蟹、醉泥螺,其风味独特,作为一种生鲜食品受消费者喜爱;而即食罐装醉虾较为少见。即食醉虾存在主要问题: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存在虾头黑变或虾体红变,并产生腥味会影响产品食用价值;氨基酸被分解破坏,醉虾风味下降;虾中含有丰富的酶,且由于虾体内内源酶的影响而腐败变质,生物胺等物质增加,存在一定货架期短、卫生安全等问题。
公开号CN105285777A提供了一种原汁对虾罐头的制作方法,包括在低温条件下对虾的处理、用0.3%次氯酸钠溶液对对虾肉消毒灭菌、保色处理、盐腌渍、汤汁的制备、装罐、排气、封口、杀菌等步骤。有效解决了对虾罐头制成后对虾肉色泽变暗、变黑的问题,成品对虾肉色泽红亮;用次氯酸钠对对虾肉消毒灭菌。
公开号CN109805304A公开了一种虾罐头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其虾罐头食品,包括真空罐头,所述真空罐头包括罐身、罐底和罐盖,且罐底和罐盖分别设置在罐身的两侧内壁上,罐盖和罐身的连接处设置有卷边,罐盖一端外壁设置有易拉环,所述真空罐头的内壁均匀填充有虾类食品,且虾类食品包括熟制虾、填充料和香辛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物料验收,验收包括三个部分需要验收,包材验收、虾验收和辅料验收,包材包括真空罐头和外包纸箱。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并没有对抑制生物胺的产生,对一些耐受性比较强的微生物种群也没有杀灭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食醉虾罐头的制备及保鲜方法。本发明能保持食物原有营养成分,达到腥味脱除、钝化酶活性、抑制生物胺形成和护色等作用,有效保持醉虾产品品质;同时本发明能够延长产品货架期,提升醉虾风味、保留原有新鲜口感;本发明具有方便、即食特点,可满足且符合人类安全卫生的即食需求,具有广泛的商业推广价值。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即食醉虾罐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清洗鲜虾,干燥,去腥杀菌,完成后得到预处理鲜虾备用;
2)电气处理:将预处理鲜虾置于电场中电气处理,电场电压为30~60kV,电源频率为25~45kHz,电气处理时间为50~120s;
3)制备醉制液:将黄酒加热并保温,再加入酱油,糖,姜粉,八角,蚝油配置成醉制液;将配好的醉制液放入电场中电气处理,电场电压为60~90kV,电源频率为35~55kHz,电气处理时间为2.5~5.5min;
4)罐头制作:将电气处理后的鲜虾和醉制液,装入消毒后的食品罐中密封得即食醉虾罐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68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关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切割方法及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