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颜色可转移生物纤维素肠衣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6786.0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7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董正祥;马天忠;王文星;李逢波;徐义帆;马后文;郭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潍森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13/00 | 分类号: | A22C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孟莲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颜色 转移 生物 纤维素 肠衣 生产工艺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颜色可转移生物纤维素肠衣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如下:粘胶制备,过滤和脱泡处理,成型和再生反应,水洗和脱硫处理,染色及塑化处理,预干燥和干燥处理,调湿处理,卷取处理,套缩处理,包装打件。本申请采用天然纤维素木浆(棉桨)为原料,产品可自然降解,绿色无污染,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食品包装材料,具有优越的透水性能和透气性能,可以实现更好的烟熏效果,保湿性能良好,熏蒸出来的香肠风味更佳,且在肉肠蒸煮过程中,可以使肠衣表面的颜色能够从肠衣表面上转移到香肠的肉表面,在香肠表面形成客户需求的鲜艳的肉质色泽,且形成独特的香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纤维素新材料领域和食品包装材料领域,尤其是一种颜色可转移生物纤维素肠衣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生物纤维素肠衣是采用天然木浆(棉浆)等天然纤维素经碱化、老化、黄化、熟成、成型、水洗塑化等工序制成的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香肠包装材料。纤维素经过化学处理形成黏稠的溶液,通过不同规格的喷嘴,在酸性环境中形成多聚纤维素,食品级甘油、丙二醇、矿物油、表面活性剂、色素和水可以用于肠衣基质中,保持肠衣套缩后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且易于香肠灌装使用后的剥皮处理,纤维素肠衣是不可食用的,功能和胶原蛋白肠衣相似,根据纤维素肠衣的加工技术不同,这种肠衣分为透明纤维素肠衣、彩色条纹纤维素肠衣、颜色不可转移的彩色纤维素肠衣、颜色可以转移的彩色纤维素肠衣、带有印刷效果的纤维素肠衣以及不同口径、不同棒长和不同内孔的纤维素肠衣等系列产品。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彩色纤维素肠衣透水性能、保湿性能和透气性能相对较差,不具备颜色可从肠衣表面上转移到香肠肉表面的性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颜色可转移生物纤维素肠衣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颜色可转移生物纤维素肠衣生产工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目前国内市场的纤维素肠衣透水性能、保湿性能和透气性能较差,且肠衣的颜色不能从肠衣表面上转移到香肠的肉表面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颜色可转移生物纤维素肠衣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如下:
步骤一、粘胶制备,选用多种溶解浆,然后对选用的溶解浆进行碱化处理后得到碱纤维素,得到的碱纤维素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经老化、黄化、后溶解、熟成等工序处理后,得到生物纤维素肠衣用高粘度粘胶半成品;
步骤二、过滤和脱泡处理,将步骤一中得到的纤维素肠衣用高粘度粘胶进行多重过滤和脱泡处理,得到生物纤维素肠衣用高粘度粘胶成品;
步骤三、成型和再生反应,将步骤二中得到的生物纤维素肠衣用高粘度粘胶成品利用纤维素肠衣挤出成型设备进行挤出成型,然后将初步成型的纤维素肠衣经过凝固浴处理反应后,逐步凝固成型,得到成型的管状纤维素薄膜,然后继续在成型系统中向管状纤维素薄膜喷射配置好的凝固浴,用于控制管状纤维素薄膜的再生反应速度;
步骤四、水洗和脱硫处理,将步骤三得到的管状纤维素薄膜导入水洗槽设备中进行水洗工序,得到水洗后的纤维素肠衣,然后将水洗后的纤维素肠衣继续导入脱硫槽设备中进行脱硫处理,脱硫后将纤维素肠衣导入后续水洗槽设备继续进行水洗,得到脱硫后的生物纤维素肠衣;
步骤五、染色和塑化处理,将步骤四中得到的脱硫后的纤维素肠衣导入染色和塑化设备中进行染色塑化处理,染色和塑化设备中加有配置好的食品级染料和塑化液,在适当温度等条件控制下,得到着色效果良好的湿态颜色可转移生物纤维素肠衣半成品;
步骤六、预干燥和干燥处理,步骤五中得到的经染色和塑化后的湿态颜色可转移生物纤维素肠衣先经过自然条件下预干燥,然后进入干燥设备进行机械干燥处理,得到干燥后的颜色可转移生物纤维素肠衣半成品;
步骤七、调湿处理,将步骤六中得到的干燥后的颜色可转移纤维素肠衣继续导入调湿设备进行调湿处理,根据产品指标要求,实时调整生物纤维素肠衣湿度等指标,得到符合套缩指标的管状颜色可转移生物纤维素肠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潍森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潍坊潍森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67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目标的分类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轮毂无损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