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的一体化废水脱氮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76764.4 | 申请日: | 2021-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0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娜;任纪龙;刘鹰;程学文;冯志华;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16;C02F10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222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同步 硝化 硝化作用 一体化 废水 工艺 | ||
1.一种基于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的一体化污水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反应器,所述生物反应器通过隔板分隔出左侧的好氧区和右侧的兼氧区,隔板设于生物反应器左侧1/4处,将左侧的好氧区与右侧的兼氧区比例设为1:3;好氧区底部设有进水口、曝气口和鼓风机,顶部安装有搅拌器A;兼氧区设置有搅拌器B,搅拌器B置于生物反应器中心处;隔板设有直通兼氧区底部的溢流管;生物反应器左侧设有配水池,右侧设有沉淀池,配水池通过蠕动泵与进水口连接,污泥回流管和排泥口均位于沉淀池底部;污水通过蠕动泵从底部进水口进入好氧区,然后通过曝气、搅拌器A,使污水与好氧区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在此阶段,由于氧气和好氧微生物的存在,会发生氨氧化作用和亚硝酸盐氧化作用,使得污水初步实现脱氮;然后污水通过溢流管从底部流入兼氧区,这种上流式进水方式使得在兼氧区纵向形成溶解氧梯度差异,且由于搅拌器B在兼氧区的偏向设置,也实现了溶解氧在兼氧区横向梯度差异,由此实现了兼氧区好氧微生物、兼性厌氧微生物的共存,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一体脱氮,在兼氧区右侧设有出水口,污水通过出水口流入沉淀池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未经江苏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67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