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通道的液体混合芯片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5889.5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4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冯一鸣;张罗;卜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00 | 分类号: | B01F13/00;B01F15/00;B01F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通道 液体 混合 芯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微通道的液体混合芯片及方法,所述液体混合芯片包括基底和电极,所述基底采用绝缘材料;多个暂存模块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用于暂存液体;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暂存模块的外侧;阻碍模块设置在所述暂存模块和电极之间,用于阻碍所述暂存模块上的液体与所述电极接触;多个微通道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暂存模块和电极之间,出口连通混合腔;混合腔设置在所述基底上。本发明具有液体消耗量少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混合,特别涉及基于微通道的液体混合芯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微反应体系具有液体消耗量小、通量大、反应速度快以及易于集成化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实际临床诊断和大规模药物筛选中,例如POCT和蛋白质结晶等。现有的微反应体系在处理多样本混合时,往往需要复杂的芯片结构或者使用移液管进行液滴操作。这样会导致芯片的设计成本增加和潜在的交叉污染,更重要的是,当处理更多液体的混合时,芯片设计会更加复杂,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加大。
传统的微反应体系一般采用以下结构:
1.封闭式的微流控芯片结构,不同的反应液利用外部动力(注射泵等)注入到特定的管道内流动,使得不同微体积反应也能够混合。为了实现多液体的精确混合往往需要多个柱塞泵,增加了整体仪器的成本,而且仪器很难实现小型化。
2.敞开式芯片结构,上表面利用油进行覆盖,防止微量液体的蒸发。在进行液体混合时,利用微量的加液器吸取芯片内的液滴进行混合,此种方法会引入交叉污染并且受限于加样器的根数,反应通量较难提升。
可控电润湿技术是利用在芯片下面集成多个可控电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带点状态改变液滴的接触角,从而实现液滴的移动,分离等操作,但此种芯片由于需要多个单独控制的电路,控制系统较为复杂,而且通量不能够满足大规模筛选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通道的液体混合芯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基于微通道的液体混合芯片,所述液体混合芯片包括基底和电极,所述基底采用绝缘材料;所述液体混合芯片还包括:
多个暂存模块,所述暂存模块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用于暂存液体;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暂存模块的外侧;
阻碍模块,所述阻碍模块设置在所述暂存模块和电极之间,用于阻碍所述暂存模块上的液体与所述电极接触;
多个微通道,所述微通道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暂存模块和电极之间,出口连通混合腔;
混合腔,所述混合腔设置在所述基底上。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液体混合方法,该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液体混合芯片的液体混合方法,所述液体混合方法为:
(A1)带电体接触暂存模块内的液体;
(A2)所述带电体和电极间形成电场,暂存模块内的液体克服阻碍模块,接触所述电极;
在所述电场作用下,所述液体进入微通道内;
(A3)混合腔内接收各个微通道输送来的液体,液体在所述混合腔内混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液体使用量少;
利用暂存模块和电极的设置,使得液体仅需纳升级就可以暂存在暂存模块,需要混合时,使用电泳技术即可使暂存的液体进入微通道内,显著地降低了液体使用量;
2.高通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58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