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05℃耐扭风能电缆的制造方法及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5799.6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1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朱斌;陈熙;王梦娜;王力;朱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3/28;H01B7/00;H01B7/18;H01B7/28;H01B7/29;H01B13/02;H01B13/14;H01B13/24;H01B13/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苏兴建 |
地址: | 2133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5 风能 电缆 制造 方法 | ||
一种105℃度耐扭风能电缆的制造方法,步骤包括:1)多根金属单丝束合绞合成导体;2)按照特定的搭盖率在导体外绕包隔离带;3)采用双层共挤的方式把绝缘料包裹在隔离带外,把护套挤包在绝缘层外。采用本方法制得的电缆的结构为:由符合GB/T 3956中规定的五类裸铜或镀锡铜单丝束合绞合构成导体;导体外绕包隔离带;隔离带外包裹绝缘层;绝缘层包裹护套。本电缆的绝缘性能、防护性能可以满足海上风机的耐温等级、耐盐雾等要求,它们依赖于特定的绝缘料和护套料。本电缆设计特定的导体结构,在满足电性能的前提下,使本电缆的抗拉强度、弯折性能等,满足海上风机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方案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105℃度耐扭风能电缆的制造方法及电缆。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具有环境友好、技术成熟、全球可行的特点,在世界各地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风机的发展和应用,风能电缆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随着风机技术的不断成熟,风场也从内陆逐渐应用到了海上,普通耐温90℃的风能电缆已不能完全满足风机的使用场合。经研究,海上风场对风能电缆的要求主要有耐温(高低温)等级、耐盐雾等要求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可使用具有相应防护性能的绝缘料以及护套料,同时,对绞合的导体采用特定性能的绕包带进行绕包。
本发明提出一种105℃度耐扭风能电缆的制造方法及电缆,所述电缆是由导体外依次包裹隔离带、绝缘层和护套构成;电缆的外径是30.0~47.5mm;导体的截面积是185~400mm2;隔离带的厚度是0.16mm;绝缘层的厚度是2.6~3.0mm;护套的厚度是3.4~3.8mm;
所述导体是由符合GB/T 3956中规定的五类金属单丝束合绞合构成;金属单丝是裸铜单丝或镀锡铜单丝
所述隔离带是非吸湿性绕包带(例如加强型无纺布),隔离带重叠绕包在导体外,绕包搭盖率不小于25%;
所述绝缘层的绝缘料是乙丙橡胶绝缘料,绝缘料的性能要求包括:耐温等级是耐105℃高温和耐-40℃低温,高电性能、高机械性能和耐臭氧等。
所述护套的护套料是氯化聚乙烯混合物护套料,护套料的性能要求包括:耐105℃高温和耐-40℃低温、高机械性能、耐候、耐盐雾和阻燃等。可选的产品如牌号是XH-41F的护套料。
本电缆结构中,电缆的绝缘性能、防护性能可以满足海上风机的耐温(高低温)等级、耐盐雾等要求,它们依赖于特定的绝缘料和护套料。本电缆设计特定的导体结构,在满足电性能的前提下,使本电缆的抗拉强度、弯折性能等,满足海上风机的使用要求。
本电缆的特定导体结构、隔离带产品及结构、绝缘层和外护套的材料和结构,对基于现有的生产设备来制造电缆带来较大难度,为此,本发明提出如下工艺:
一种105℃度耐扭风能电缆的制造方法,步骤包括:
1)制造导体:导体由金属单丝束合成股线,再由股线绞合成导体;
股线的束合的节径比是20~25倍;股线的线径是2.8~3.2mm;束线方向为左向,收线张力的范围是8~20N;
所述股线自内而外分为多层,相邻两层股线紧密贴合,每层绞合方向均为左向;
导体有3层股线时:内层股线绞合节距是内层外径的15~20倍,次外层绞合节距是次外层外径的13~16倍;外层绞合节距是外层外径的16~20倍;每层收线张力的范围是8~20N;
导体有4层股线时:内层股线绞合节距是内层外径的15~20倍,次内层绞合节距是次内层外径的11~14倍;次外层绞合节距是次外层外径的13~16倍;外层绞合节距是外层外径的16~20倍;每层收线张力的范围是8~20N;
金属单丝的线径范围是0.4~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57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智能终端休眠后远程唤醒的方法
- 下一篇:屏幕调节装置、显示装置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