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误击发的电动腔镜吻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75352.9 | 申请日: | 2021-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0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华;桑小林;赵建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072 | 分类号: | A61B17/07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苏利军 |
| 地址: | 21316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击发 电动 吻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误击发的电动腔镜吻合器,包括枪体、丝块、螺纹杆和防误击发机构,所述枪体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枪体下方一侧活动安装有击发手柄,所述击发手柄一侧活动安装有调节手柄,所述丝块一侧固定有固定固定手柄,所述螺纹杆一端固定有调节盘,且螺纹杆另一端固贯穿安装框和丝块与安装框内壁一侧旋转连接,所述安装框一端与枪体下方一侧固定连接,该防误击发的电动腔镜吻合器设置有第一安装槽,通过第一安装槽起到连接、固定和隐藏安装的效果,从而避免防误击发机构中的部分零件需要通过辅助安装件进行固定连接安装处理,这样不仅影响整体枪体的外观还造成整体枪体操作过程中从影响整体手术进度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腔镜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误击发的电动腔镜吻合器。
背景技术
腔镜吻合器(腔镜下切割吻合器及一次性钉匣)是腔镜手术的重要器械之一,替代传统的手工缝合,利用钛钉对组织进行离断或吻合,操作简便、迅速,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腔镜吻合器使术野狭小,部位较深的手工操作困难的吻合变得容易,并准确,牢固可靠,明显减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根据动力传输方式的不同,吻合器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多次设计改进,从原始的医用“订书机”成为吻合器,并在经历了第一代开放式吻合器、第二代腔镜吻合器的两个技术阶段后开始步入第三代电动腔镜吻合时代,相较于手动吻合器,电动腔镜吻合器具有更好的止血效果,因此在临床价值和经济价值上都有了提升,而现有的电动腔镜吻合器由于击发手柄与调节手柄安装位置靠近,并且操作过程中需要持续多次按压击发手柄进行手术操作处理,从而容易导致操作者操作完毕根据操作记忆力从而再次按压击发手柄,同时导致击发手柄的错误击发处理,依次容易导致手术危险性提高的情况,并且现有的电动腔镜吻合器由于固定手柄与击发手柄和调节手柄存在一定的安装距离依次导致不同操作者进行手动握住固定手柄与击发手柄和调节手柄进行操作过程中需要不停调节握柄方向和角度从而影响整体手术操作进度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误击发的电动腔镜吻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通过的现有的电动腔镜吻合器由于击发手柄与调节手柄安装位置靠近,并且操作过程中需要持续多次按压击发手柄进行手术操作处理,从而容易导致操作者操作完毕根据操作记忆力从而再次按压击发手柄,同时导致击发手柄的错误击发处理,依次容易导致手术危险性提高的情况,并且现有的电动腔镜吻合器由于固定手柄与击发手柄和调节手柄存在一定的安装距离依次导致不同操作者进行手动握住固定手柄与击发手柄和调节手柄进行操作过程中需要不停调节握柄方向和角度从而影响整体手术操作进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误击发的电动腔镜吻合器,包括枪体、丝块、螺纹杆和防误击发机构,所述枪体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下方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枪体下方一侧活动安装有击发手柄,所述击发手柄一侧活动安装有调节手柄,所述丝块一侧固定有固定手柄,所述螺纹杆一端固定有调节盘,且螺纹杆另一端贯穿安装框和丝块与安装框内壁一侧旋转连接,所述安装框一端与枪体下方一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第一安装槽,通过第一安装槽从而起到隐藏安装和固定安装的效果,并且通过第一安装槽从而避免防误击发机构内部的零件安装于枪体外部,这样不仅影响整体枪体外观还造成防误击发机构零件安装于枪体外部时影响枪体的正常操作处理;
用于防止击发手柄误击发的所述防误击发机构安装于枪体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53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部多模态成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沥青动态黏弹特性预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