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安全轮胎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75203.2 | 申请日: | 2021-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3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付海洋;储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海洋 |
| 主分类号: | B60C17/06 | 分类号: | B60C17/06;B60C17/04;B29D30/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安全 轮胎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车辆安全轮胎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轮辋(1)、胎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1)的轮圈部位与胎体(2)的胎圈部分紧密贴合,所述轮辋(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体(3),所述支撑体(3)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32),所述活动腔(32)靠近轮辋(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33),所述弹性伸缩杆(33)的外侧套接有压缩弹簧(34,所述压缩弹簧(34)靠近轮辋(1)的一端与支撑体(3)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34)的另一端与弧形板(35)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弹性伸缩杆(33)靠近胎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35),所述弧形板(3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板(36),所述弧形板(35)的下表面与压缩弹簧(34)远离轮辋(1)的一端相接触,所述推板(36)靠近胎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板(31),且缓冲板(31)位于支撑体(3)的顶部,所述支撑体(3)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与活动腔(32)相连通,所述通孔(4)在竖直方向上的两侧面上转动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滚珠(41),所述轮辋(1)的外侧铰接有第一连杆(42),且第一连杆(42)远离支撑体(3)与轮辋(1)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杆(42)远离轮辋(1)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43),所述第一连杆(42)和第二连杆(43)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连杆(43)的中部铰接有第三连杆(44),所述第二连杆(43)的中部铰接有第三连杆(44),所述第一连杆(42)与第二连杆(43)的铰接处和第二连杆(43)与第三连杆(44)的铰接处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45),所述第三连杆(44)远离第二连杆(43)的一端与支撑体(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绳(46),拉绳(4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挡板(47),所述阻挡板(47)贯穿通孔(4)与推板(36)相接触,所述胎体(2)内部的靠近胎体(2)与轮辋(1)接触部分固定连接有填充块(5),所述填充块(5)朝向支撑体(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半球(51),所述半球(51)的曲面与第一连杆(42)与第二连杆(43)的连接处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辆安全轮胎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2)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凸条(8),所述填充块(5)远离轮辋(1)的一端与胎体(2)顶部的凸条(8)的曲面部分相接触,所述填充块(5)内部包埋有弹性金属网(52),所述填充块(5)的主体为热塑性弹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辆安全轮胎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3)由弧形连接板(37)拼接而成,所述弧形连接板(37)之间通过卡块(38)与衔接块(39)固定连接,所述衔接块(39)的内斜边与弧形连接板(37)的斜边相接触,所述衔接块(39)的外斜边与缓冲板(31)的斜边相接触,所述衔接块(39)的内径与弧形连接板(37)的内径相同,所述衔接块(39)的外径与缓冲板(31)的外径相同,所述衔接块(39)的内侧与轮辋(1)的外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辆安全轮胎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2)的内部内嵌有钢丝层(6),所述胎体(2)的胎顶部包埋有标记管(7),所述标记管(7)内填充有防锈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辆安全轮胎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8)的内部开设有储液腔(81),所述储液腔(81)与标记管(7)之间通过挤压孔(82)相连接,所述凸条(8)均匀分布于胎体(2)内的胎顶部;
一种车辆安全轮胎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适用于上述所述一种车辆安全轮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S1的基础上,把胎面与凸条放入成型机上组装,凸条在组装前填入防锈油并进行封装;同时将胎侧与填充块放入成型机上进行组装;在组装完成后,将胎面与胎侧部分再次放入成型机进行组装;最后将组装好的半成品胎体运送到硫化机内,胎体被装到硫化机上进行化学加工,在模具里经过40分钟左右,从而硫化成成品胎体;
S2:在S1的基础上,把胎面与凸条放入成型机上组装,凸条在组装前填入防锈油并进行封装;同时将胎侧与填充块放入成型机上进行组装,在组装完成后,将两部分再次利用成型机进行组装;最后将组装好的胎体运送到硫化机内,胎体被装到硫化机上进行化学加工,在模具里经过40分钟左右,从而硫化成成品胎体;
S3:首先将阻挡板通过通孔与弧形连接板相连,阻挡压缩弹簧弹出,将阻挡板与第二连杆上的拉绳进行连接,同时将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连接,之后在胎体的内部将弧形连接板与衔接块通过卡块进行组装,至此支撑部分组装完毕;
S4:在S3的基础上,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连,然后将弧形连接板和衔接块与轮辋上的接触部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接着将所述轮辋的轮圈部位与胎体的胎圈部分进行卡接使其紧密贴合,最后将空气打入胎体,至此轮胎组装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海洋,未经付海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52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