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阳极氧化废水的分质分流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4893.X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7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科霖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99 | 代理人: | 朱玉珍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极 氧化 废水 分流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阳极氧化废水的分质分流处理工艺,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处理工艺采用分质分流分类处理,含一类污染物的镍离子单独收集、处理和排放;前处理老化液浓度高、成分复杂,单独收集先进行预处理后再与综合废水一并处理;色素废水单独收集,先进行破解色素预处理,然后与综合废水合并处理。在处理各系废水中引进市场上优质水处理产品,保障了各系水质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通过半年时间的运行,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水质满足要求,总体成本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阳极氧化废水的分质分流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铝是有色金属中使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金属材料,而且其应用范围还在不断的扩大之中。铝合金材料具有一系列优良的物理、化学、力学和加工性能,应用领域从餐具到尖端科技、从建筑装潢业到交通运输业、从能源应用到航天航空等各行各业中。但是铝的某些性能并不理想,如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扩大其应用范围,延长使用寿命,对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艺。铝材料表面阳极氧化正是进行表面处理的一项优质工艺,被广泛应用。
铝阳极氧化生产的过程会产生大量酸、碱、重金属、染料色素等,废水包括前处理老化废液、前处理废水、阳极氧化废水、着色染料色素废水、镍封闭废水等。目前铝业加工企业采用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原废水从生产车间排放至废水处理站,不进行分类,全部混合排放至综合废水集水池,然后用水泵抽至处理系统,加氢氧化钠中和至废水pH值为7.0~7.5,再加聚合氯化铝混凝,加聚丙烯酰胺絮凝,通过平流式沉淀池进行废水和污泥分离,废水排放,污泥进行压滤后委外处置。该处理工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排放废水中CODCr、总镍、总铝、总磷、色度皆无法达到最新排放标准(如《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T31962-2015污水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②.镍离子属于一类污染物,未单独收集、处理和排放,不符合环保规定;③.原废水处理系统设计容量偏小,特别是沉淀池,很多污泥会随着排放废水流走,造成污染物未得到有效净化。
因此,亟需根据水质及原工艺和设施情况,设计符合环保要求的铝阳极氧化废水分质分流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阳极氧化废水的分质分流处理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阳极氧化废水的分质分流处理工艺,所述铝阳极氧化废水包括:镍封废水、前处理老化液、前处理漂洗水、阳极氧化漂洗水和色素废水;
处理工艺包括以下过程:
对镍封废水:将其pH调节至3.0后加入破络混凝剂CL-F60进行处理,然后加入水处理剂CL-F16,调节废水pH至8.0,再加入螯合沉降剂CL-M05使镍离子沉降,之后加入聚合氯化铝进行混凝,随后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絮凝,经沉淀后,上层废水即可排放,污泥单独处理;
对前处理老化液:向其加入水处理剂CL-F16,调节废水pH至7.5,然后加入聚合氯化铝进行混凝,随后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絮凝,经沉淀后,上层废水作为综合废水A;
对色素废水:将其pH调节至3.0后加入破络脱色剂CL-M01进行处理,再加入水处理剂CL-F16,调节废水pH至7.0,之后加入聚合氯化铝进行混凝,随后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絮凝,经沉淀后,上层废水作为综合废水B;
将综合废水A、综合废水B、前处理漂洗水、阳极氧化漂洗水混合,先调节pH至3.0,然后加入破络混凝剂CL-F60进行处理,再加入水处理剂CL-F16,调节废水pH至8.0,之后加入聚合氯化铝进行混凝,随后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絮凝,经一次沉淀、二次沉淀后,上层废水经砂滤即可排放。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工艺中采用硫酸溶液调节pH至3.0。优选地,硫酸溶液的浓度为5%v/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科霖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科霖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48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