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异形钢板的盾构隧道加固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4125.4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4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姚鸿梁;宋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禾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08;E21D11/15;E21D21/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沈志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虹口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异形 钢板 盾构 隧道 加固 组合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采用异形钢板的盾构隧道加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合结构包括植筋(2)、异形钢板(3)、栓钉(4)、化学锚栓(5)及混凝土(6);
所述植筋(2)自隧道原管片(1)的内部延伸出隧道原管片(1),且延伸出原管片(1)的一端设置有弯钩;
所述异形钢板(3)整体外形轮廓呈腰部处向内收的扇环状,所述异形钢板(3)外侧焊接所述栓钉(4),焊接有栓钉(4)的异形钢板(3)沿隧道环向布置于隧道原管片(1)内侧,所述栓钉(4)与植筋(2)相错开;
所述化学锚栓(5)安装于异形钢板(3)与隧道原管片(1)之间,所述化学锚栓(5)与栓钉(4)、植筋(2)相错开;
所述混凝土(6)浇筑于异形钢板(3)与隧道原管片(1)之间,异形钢板(3)与隧道原管片(1)腰部处混凝土(6)厚度厚于其他部位处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异形钢板的盾构隧道加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钢板(3)与隧道底部道床(7)两侧牛腿的连接处进行封边处理,设置止水垫或栓钉将异形钢板(3)与道床(7)牛腿结构相连接,以防止混凝土(6)流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异形钢板的盾构隧道加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钢板(3)的腰部为竖直形状,其他部位的弧度与隧道原管片(1)弧度相吻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异形钢板的盾构隧道加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钢板(3)由多块钢板环向拼接而成,每块钢板采用普通钢,每块钢板的两侧采用冷弯薄壁型钢(8),以作为混凝土(6)浇筑的模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异形钢板的盾构隧道加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筋(2)在每环管片上呈3-4列布置,且每列植筋(2)沿横向相互错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异形钢板的盾构隧道加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筋(2)在每环管片上按梅花状布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异形钢板的盾构隧道加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6)为细骨料钢纤维混凝土或其他高强混凝土。
8.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采用异形钢板的盾构隧道加固组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隧道原管片(1)内表面上进行植筋(2),先将隧道原管片(1)的内表面凿毛,按照一定距离用植筋胶进行植筋(2),每环管片植筋(2)分3-4列布置,每列植筋(2)沿横向相互错开或按梅花状布置,所述植筋(2)延伸出隧道原管片(1)的一端设置有弯钩;
2)制作外形轮廓呈腰部处向内收的扇环状的异形钢板(3),在异形钢板(3)的外侧焊接若干栓钉(4),根据隧道原管片(1)内的植筋(2)位置,使栓钉(4)与植筋(2)相错开;
3)将焊接有栓钉(4)的异形钢板(3)沿隧道环向布置于隧道原管片(1)内侧,在异形钢板(3)与隧道原管片(1)之间安装化学锚栓(5)作为抗径向剥离连接件,所述化学锚栓(5)与栓钉(4)、植筋(2)相错开,在异形钢板(3)与隧道底部道床(7)两侧牛腿的连接处进行封边处理,设置止水垫或栓钉将异形钢板(3)与道床(7)牛腿结构相连接;
4)在异形钢板(3)与隧道原管片(1)之间浇筑混凝土(6),混凝土(6)将植筋(2)、栓钉(4)及化学锚栓(5)固定在内,异形钢板(3)与隧道原管片(1)腰部处混凝土(6)厚度厚于其他部位处的厚度,并将混凝土(6)养护到设计强度,使隧道原管片(1)、混凝土(6)以及异形钢板(3)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受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异形钢板(3)的腰部为竖直形状,其他部位的弧度通过放样测量得到的隧道原管片(1)的弧度等参数进行加工钢板,以使其他部位的弧度与隧道原管片(1)弧度相吻合。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浇筑的混凝土(6)为细骨料钢纤维混凝土或其他高强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禾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禾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41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参提取物的发酵提取工艺
- 下一篇:一种扶正式井下套管保护器及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