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3967.8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2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方博伦;胡亚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蒋姗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处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在写线程调用消息发送接口时,判断消息发送接口的线程局部变量是否为第一预设值;当线程局部变量为第一预设值时,通过写线程向队列池中的目标第一环形队列写入待传输数据,第一预设值表征已建立目标第一环形队列与写线程、目标第一环形队列与读线程的连接,队列池预先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共享内存中,目标第一环形队列为无锁队列。由于第一环形队列未加锁,可以节省加锁、解锁的时间,如此,可以提高数据写入、读取输出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Linux系统进程间进行进程间通信的方式包括消息队列,该通信方式属于系统调用,由Linux内核提供服务。针对每次系统调用,在每次被调用时都需要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在任务期间发生切换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用于处理诸如:保存和恢复寄存器和内存页表、对消息队列加锁/解锁等,如此,会影响数据并发传输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数据并发传输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写线程调用消息发送接口时,判断所述消息发送接口的线程局部变量是否为第一预设值;
当所述线程局部变量为第一预设值时,通过所述写线程向所述写线程所对应的目标第一环形队列写入待传输数据,所述第一预设值表征已建立所述目标第一环形队列与所述写线程、所述目标第一环形队列与读线程的连接,其中,所述读线程预先打开有所述写线程在电子设备的共享内存中创建的所述目标第一环形队列,且所述目标第一环形队列已被加入到所述读线程的队列池中,且所述目标第一环形队列为无锁队列。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消息发送接口的线程局部变量,可以自动检测是否完成连接的建立,后续传输数据时,便向预先加入队列池的无锁的第一环形队列写入数据,由于第一环形队列未加锁,可以节省加锁、解锁的时间,如此,有利于提高数据写入、读取输出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读线程轮询读取所述队列池中的所有第一环形队列中的数据,所述所有第一环形队列包括所述目标第一环形队列。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于队列池中的第一环形队列未加锁,读数据时无需解锁,从而有利于提高读数据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在通过所述写线程向所述写线程所对应的目标第一环形队列写入待传输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线程局部变量为第二预设值时,通过所述读线程在所述共享内存中创建的第二环形队列,将所述写线程所创建的目标第一环形队列的标识信息输出至所述读线程,所述第二预设值表征未建立所述目标第一环形队列与所述读线程的连接;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通过所述读线程将所述目标第一环形队列加入所述队列池,以建立所述读线程与所述目标第一环形队列的连接,并将所述消息发送接口的线程局部变量设置为所述第一预设值。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线程局部变量,可以在首次调用消息发送接口时,自动创建读线程与第一环形队列的连接,从而简化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环形队列为有锁队列,所述第二环形队列用于在任一目标写线程向所述第二环形队列写入数据期间,阻止除去所述目标写线程之外的其他写线程向所述第二环形队列写入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39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