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料场自动下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3812.4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1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代宾;肖建华;陈仁宏;李汉州;杨建国;王武鼎;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8 | 分类号: | B65G65/48;B65G69/00;B65D88/68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冷亚君 |
地址: | 64245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料场 自动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料场自动下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立柱(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4),所述丝杆(4)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4)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升降滑块(5),所述升降滑块(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箱体(6),所述箱体(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7),所述隔板(7)与箱体(6)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盘(8),所述箱体(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9),所述箱体(6)的底部且位于出料管(9)的一侧设有传动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场自动下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0)包括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与箱体(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3)与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4),所述转动板(1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滑块(15),所述转动滑块(15)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摆动板(16),所述箱体(6)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7),所述第二转轴(17)的一端与转动盘(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7)的另一端摆动板(16)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料场自动下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17)的外部且位于箱体(6)与摆动板(16)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8),所述摆动板(16)的顶部且位于限位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9),所述固定块(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20),所述推板(20)与固定块(1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所述推板(20)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推杆(22),所述推杆(2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板(18)配合使用的限位块(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料场自动下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24),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且位于挡板(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滑杆(26),所述滑杆(26)与挡板(24)固定连接,所述滑杆(26)的外部且位于挡板(24)与固定板(25)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27),所述滑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条(28),所述第一转轴(13)的外部且位于齿条(2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半齿轮(29),所述半齿轮(29)与齿条(28)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料场自动下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杆(30),所述箱体(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31),所述第二壳体(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32),所述第二壳体(3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33),所述第一齿轮(33)与第三电机(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3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齿轮(3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33)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34),所述第二齿轮(34)与搅拌杆(3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料场自动下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35),所述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12)、第三电机(32)均与控制面板(35)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场自动下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36),所述转动盘(8)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出料口(37)。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料场自动下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片(38)。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料场自动下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箱体(6)顶部的集料斗的作用下将物料投入到箱体(6)中,并通过底座(1)底部的移动轮将下料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通过立柱(2)外部的控制面板(35)启动第一电机(3),使得第一电机(3)带动立柱(2)内部的丝杆(4)转动,使得丝杆(4)带动升降滑块(5)在立柱(2)中上下移动,从而通过升降滑块(5)对箱体(6)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进行下料作业;
步骤二:启动第二电机(12),使得第二电机(12)通过第一转轴(13)带动转动板(14)在第一壳体(11)中转动,从而在转动滑块(15)的作用下带动摆动板(16)在第二转轴(17)的底部往复摆动,当摆动板(16)顺时针摆动,限位块(23)与限位板(18)相互抵紧,从而在限位块(23)的配合下通过限位板(18)带动第二转轴(17)转动,使得第二转轴(17)带动转动盘(8)转动,直至隔板(7)上的第一出料口(36)与转动盘(8)上的第二出料口(37)相结合,此时箱体(6)中的物料通过第一出料口(36)与第二出料口(37)掉落到出料管(9)中,当摆动板(16)逆时针摆动时,由于限位块(23)与限位板(18)外部的斜面的原因,限位块(23)将围绕限位板(18)转动,直至限位块(23)与限位板(18)之间再次相互抵紧,此时转动盘(8)转动,使得第一出料口(36)与第二出料口(37)相脱离,物料不再掉落,如此往复实现定量下料的目的;
步骤三:第一转轴(13)转动时,将带动半齿轮(29)转动,从而在齿条(28)的作用下通过滑杆(26)带动出料管(9)内部的挡板(24)打开,使得掉落到出料管(9)中的物料不再被挡板(24)阻挡,物料最终从出料管(9)中滑出,随后在第二弹簧(27)的弹力作用下挡板(24)再次关闭,从而方便下一次出料,设置在挡板(24)外部的密封垫片(38),则是为了提升挡板(24)与出料管(9)之间的密封性;
步骤四:出料过程中,启动第三电机(32),使得第三电机(32)带动第二壳体(31)中的第一齿轮(33)转动,从而在第二齿轮(34)的作用下带动箱体(6)中的搅拌杆(30)对箱体(6)中的物料进行搅拌,防止物料出现堵塞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38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