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碳5G移动通信基站供电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3182.0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得科;唐国明;袁昊;罗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2;H04Q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鹏 |
地址: | 410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基站 供电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零碳5G移动通信基站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有供电单元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基站和蓄电池储能系统进行策略选择,构建基于电力供应和需求的供电虚拟单元;
在所述供电虚拟单元内,分别构建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和蓄电池储能系统连接关系的供应矩阵X,和蓄电池储能系统和基站机组连接关系的需求矩阵Y,并通过MILP求解器优化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的可再生能源总供应与基站的总需求之间的第一阶段匹配关系;
在所述第一阶段匹配关系的基础上,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方法对所述蓄电池储能系统放电与充电进行软件调度,优化电力供应和电力需求之间的功率匹配,完成第二阶段匹配关系;
通过第一匹配关系和第一匹配关系的供电匹配,构建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对基站机组的可再生能源供应体系结构,实现零碳5G移动通信基站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零碳5G移动通信基站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供电虚拟单元内,分别构建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和蓄电池储能系统连接关系的供应矩阵X,和蓄电池储能系统和基站机组连接关系的需求矩阵Y,并通过MILP求解器优化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的可再生能源总供应与基站的总需求之间的第一阶段匹配关系,包括:
确定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和蓄电池储能系统部署在预先设置的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构建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和蓄电池储能系统连接关系的供应矩阵X,并构建蓄电池储能系统和基站机组的连接关系的需求矩阵Y;
对于供应矩阵X,通过二进制值的每个元素Xi,j,表示特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是否连接到特定的蓄电池储能系统;对于需求矩阵Y,通过布尔值的每个元素Yi,j,表示特定的蓄电池储能系统是否连接到特定的基站;
对于供应矩阵X对应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和蓄电池储能系统,对于需求矩阵Y对应的蓄电池储能系统和基站组关系,计算出一个周期内的供需不匹配大小,得到第一阶段匹配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零碳5G移动通信基站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阶段匹配关系的基础上,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方法对所述蓄电池储能系统放电与充电进行软件调度,优化电力供应和电力需求之间的功率匹配,完成第二阶段匹配关系,包括:
根据蓄电池储能系统,电力需求和供电信息的连接关系,通过计算单元决定选择的供电电源;
根据电力供应关系,选择再生能源发电机组是否对蓄电池储能系统进行充电,并确定所述蓄电池储能系统是否放电;
通过软件调度,确定所述蓄电池储能系统的充电和放电的电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零碳5G移动通信基站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软件调度,确定所述蓄电池储能系统的充电和放电的电量,包括:
根据所述蓄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池过放电和过充电要求,确定所述蓄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池容量阈值;
确定所述蓄电池储能系统放电和充电过程受到最大充电和放电速率的限制因素;
根据所述蓄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池深度放电循环,限制所述蓄电池储能系统的最大放电深度。
5.一种零碳5G移动通信基站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电选择模块,用于对所有供电单元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基站和蓄电池储能系统进行策略选择,构建基于电力供应和需求的供电虚拟单元;
需求匹配模块,用于在所述供电虚拟单元内,分别构建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和蓄电池储能系统连接关系的供应矩阵X,和蓄电池储能系统和基站机组连接关系的需求矩阵Y,并通过MILP求解器优化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的可再生能源总供应与基站的总需求之间的第一阶段匹配关系;
软件调度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阶段匹配关系的基础上,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方法对所述蓄电池储能系统放电与充电进行软件调度,优化电力供应和电力需求之间的功率匹配,完成第二阶段匹配关系;
体系协调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匹配关系和第一匹配关系的供电匹配,构建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对基站机组的可再生能源供应体系结构,实现零碳5G移动通信基站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31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