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板材加工用包边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2841.9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3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昂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智永创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N7/00 | 分类号: | B27N7/00;B27G11/00;B24B9/18;B24B41/04;B24B55/06 |
代理公司: | 安徽潍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张兰 |
地址: | 247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板材 工用 包边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板材加工用包边机,包括放置在厂房内部的机体;两个定滑轮,其均活动轴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右侧上端内壁,以限定板材上移的位置;打磨组件,其卡合滑动设置于固定块的下端内部;驱动电机、储胶箱和包边组件,其从右向左依次固定安装于所述机体的上方外侧;还包括有;限位螺杆,其螺纹安装于所述机体的下端左侧;滚珠,其等间距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内部;两个驱动齿轮,其均轴承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内部;承载板,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左侧上端内部。该建筑板材加工用包边机,避免毛刺等影响后续包边的贴合效果,同时可以对压实过程中溢出的胶进行吸附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板材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板材加工用包边机。
背景技术
板材是建筑建造中常见的一种材料,在板材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经过包边工艺,促使建筑产品所用的板材稳定性和牢固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且包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价格和档次。
然而现有的建筑板材加工用包边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
在公开号为CN112720774A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板材包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中,利用板材夹具将板材固定在工作台上,将板材带贴边的边缘上涂抹胶水,控制挤压伸缩杆进行动作复位动作同时控制推料伸缩杆进行缩短动作,然而建筑板材在进行包边之前,板材边缘容易由于上一步切割工序的原因,出现毛刺等凸块,使得板材在进行包边时的贴合度不佳,而在公开号为CN111283843B的一种木质板材封边定型机械及定型方法中,将圆形木板进行牢固的锁定住后,在支撑盘于上压盘的导向作用下采用转动的方式将封边胶条粘附在圆形木板的外侧面上,并将胶条进行一定力度的刮平与滚压密实,且胶条的两端能够对接压实,增加木板的封边效果,然而该装置在对板材进行压紧时,胶液将从内部向外部溢出,出现溢胶的情况,待溢胶凝固后,将影响板材的包边效果。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板材加工用包边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板材加工用包边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建筑板材加工用包边装置在对板材进行贴边时,容易由于切割不当而出现的毛刺等将影响包边的贴合效果,同时在对板材压实时容易出现溢胶的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板材加工用包边机,包括放置在厂房内部的机体,且机体的中部安装有可以对板材进行输送的传输组件;
两个定滑轮,其均活动轴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右侧上端内壁,以限定板材上移的位置;
打磨组件,其卡合滑动设置于固定块的下端内部,且固定块安装于机体的右侧上方内部;
驱动电机、储胶箱和包边组件,其从右向左依次固定安装于所述机体的上方外侧,且储胶箱的下端连接有涂胶组件;
还包括有;
限位螺杆,其螺纹安装于所述机体的下端左侧,且限位螺杆的上端固定有限位杆,并且限位杆的右侧下方安装有活动设置在机体下端右侧的导向杆;
滚珠,其等间距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内部,促使限位杆在实现对板材的限位作用后可以降低输送板材时与板材之间所发生的摩擦;
两个驱动齿轮,其均轴承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内部,且两个驱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并且其中一个驱动齿轮的上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互连接;
承载板,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左侧上端内部,且承载板的中部下端轴承安装有贴合于包边后板材上端的紧压辊,并且紧压辊的一端安装有扇形齿轮。
优选的,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有:
框体,其上端右侧安装有活动块,且活动块卡合滑动设置于固定块的下端内部;
滑槽,其开设于所述框体的中部内侧,且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铜板和第二铜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智永创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池州智永创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28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