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2536.X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3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玲;刘姣;王汉席;盛连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程小芳 |
地址: | 130117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污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方法,通过在生活污水中静态水培湿地植物进行脱氮除磷,所述湿地植物为西伯利亚鸢尾、水菖蒲和水芹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利用生活污水对湿地植物进行水培,利用湿地植物的吸收作用、光合作用以及根际微生物的作用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净化去除,相比于人工湿地系统,一方面,避免了人工湿地中基质堵塞的问题,另一方面,水培的主要介质是水,排除了土壤中多方面因素干扰,且水培过程中水中的物质元素为植物生长的必须来源,从而促使湿地植物充分吸收水体中的污染成分,使污水的处理效率得以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体富营养化一般都会引起大量藻类繁殖,降低水体的透明度,严重阻碍深层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导致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减少,加速水体中动植物的死亡,降低水生生物的稳定性和多样性;(2)富营养化水体中含有部分有毒物质,如亚硝酸盐、硝酸盐等,人类若长期将这些有毒物质含量超标的水作为饮用水,会引发部分疾病甚至中毒;(3)富营养化引起水质恶化,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导致水生生态系统退化,影响生态景观。
生活污水的治理主要包括三大类: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物理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物理或机械作用去除水中的氮磷;化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向污水中投加化学物质,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物质,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例如投加混凝剂和除藻剂等;生物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氮、磷氧化降解为无害物质,例如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氧化塘等。但是,物理吸附法和化学法虽然具有吸附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是物理吸附法只适用于低浓度的氮、磷废水,吸附材料存在着回收难的问题,且重复利用的空间不大,而化学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法虽然规避了上述两种方法的短处,但是大型的工艺设施占地面积大,不宜进行原位修复。
植物修复法是利用绿色植物(陆生植物、湿地植物等)来转移、容纳和转化污染物使其对环境无害。其作用机理在于充分发挥植物及其根际土著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以吸收、积累、降解或转化环境中的污染物。相比于传统的水环境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与环境美学相符等优势;但是由于不同种类的湿地植物的生长速度、根系类型和积累能力不同导致其对污水中营养元素的净化作用亦不相同,从而仍然存在修复速度慢,效果不显著等技术问题,基于上述内容,亟需一种有效、安全的生活污水净化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方法。通过在生活污水中静态水培湿地植物进行脱氮除磷,实现净化生活污水的目的。
一种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方法,通过在生活污水中静态水培湿地植物进行脱氮除磷,所述湿地植物为西伯利亚鸢尾、水菖蒲和水芹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湿地植物经清水清洗根部及叶片后置于清水中培养10-14天,转入营养液中培养10-14天,转入污水中驯化后用于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
进一步地,所述清水中、营养液中、驯化过程中的培养条件:环境温度15-21℃,光照时间上午8点至下午5点;
所述营养液成分及浓度:硝酸钙920-950mg/L,硝酸钾500-520mg/L,硝酸铵50-100mg/L,磷酸二氢钾120-150mg/L,硫酸镁450-500mg/L,铁盐溶液2-3mL/L,微量元素溶液5mL/L;
所述铁盐溶液中:硫酸亚铁5-6g/L,乙二胺四乙酸钠7-8g/L;
所述微量元素溶液中:碘化钾0.75-1mg/L、硼酸6-7mg/L、硫酸锰21-25mg/L、硫酸锌8-10mg/L、钼酸钠0.2-0.3mg/L、硫酸铜0.02-0.03mg/L、氯化钴0.02-0.03mg/L。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中驯化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25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