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负荷特性变化的配电网开断点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2031.3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4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业;何云良;倪秋龙;胡真瑜;贾昕宁;吕磊炎;吴涛;陈华峰;叶宏;徐泽晖;金坚锋;徐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H02J3/3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2101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负荷 特性 变化 配电网 断点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负荷特性变化的配电网开断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配电网开断点优化区域,提取优化区域内配电网一次设备数据,并根据配电网一次设备数据建立配电网一次设备模型;
步骤二,采集优化区域内负荷量测数据,并根据采集到的负荷量测数据建立负荷量测模型,然后根据负荷量测模型以及配电网一次设备模型获取优化区域内配电网的负荷特性数据;
步骤三,根据优化区域内配电网的负荷特性数据构建网络重构算法模型;
步骤四,通过网络重构算法模型获取优化区域内配电网线路损耗效益最高的开关组合和调整时刻,并将获取的开关组合和调整时刻作为确定的配电网开断点优化区域对应的开断点优化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特性变化的配电网开断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通过网络重构算法模型获取优化区域配电网线路损耗效益最高的开关组合和调整时刻的具体步骤为:
4.1,分析线路拓扑,获取通过联络开关直接连接组成的联通环内线路条数k,并获取联通环内k条线路的联络开关个数m,根据联通环内线路条数k以及联络开关个数m获取开关数组Sw[m];
4.2,以天为周期,设定一天内的所有测点时刻,计算现有联络开关构成的联通环在调整前的一天积分线路损耗Loss0;
4.3,确定调整次数N,选取新的一天内N个测点时刻进行排列组合,将N个测点时刻的组合结果作为调整时刻;
4.4,提取调整时刻内每个测点时刻对应的断面数据,从Sw[m]中取个开关进行组合,再根据开关组合调整开关位置,并根据所有测点时刻对应的断面数据以及开关调整位置计算开断点调整后联通环的一天积分线路损耗Loss1;
4.5,计算该调整时刻对应的联通环线损效益Lossp,重新选择N个测点时刻进行排列组合,并将其组合结果作为调整时刻,返回步骤4.4,直至获取所有调整时刻对应的线损效益Lossp;
4.6,筛选出所有调整时刻对应的线损效益Lossp中的最大值记为Losspmax;
4.7,获取当线损效益为Losspmax时对应的开关组合和调整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特性变化的配电网开断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4中在从Sw[m]中取个开关进行组合时,还对引起环网或线路重载情况的开关组合方案进行筛选并去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特性变化的配电网开断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根据负荷量测模型以及配电网一次设备模型获取优化区域内配电网的负荷特性数据的具体过程为:选定时间段并设定该时间段内所有测点时刻,根据负荷量测模型以及配电网一次设备模型获取每个用电终端的负荷量测数据,选定时间段内其中一个测点时刻,提取该测点时刻对应的每个用电终端的负荷量测数据,将所有用电终端在该测点时刻的负荷量测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该测点时刻的负荷特征值,并获取时间段内所有测点时刻的负荷特征值,再根据所有测点时刻的负荷特征值获取选定时间段内配电网的负荷特性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特性变化的配电网开断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负荷量测模型以及配电网一次设备模型获取每个用电终端的负荷量测数据的具体过程为:根据配电网一次设备模型获取用电终端与计量点的位置信息,并根据用电终端和计量点的位置信息将用电终端与计量点进行匹配,然后通过负荷量测模型获取每个计量点对应的负荷量测数据,根据用电终端和计量点的匹配结果获取每个用电终端对应的负荷量测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特性变化的配电网开断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配电网一次设备数据包括配电网一次设备线路图模数据、配电网一次设备线路拓扑数据以及配电网一次设备线路台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20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