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被生产速率的表征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1600.2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3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孙丹峰;焦心;孙敏轩;孙强强;段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1/20 | 分类号: | G06T11/20;G01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思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4 | 代理人: | 刘冀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被 生产 速率 表征 方法 装置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植被生产速率表征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其中,基于热红外遥感数据植被生产速率的表征方法,包括:根据地表温度数据以及地表反射率数据,确定地表温度参考曲线,其中地表温度数据为根据热红外遥感数据反演得到的;根据地表温度数据,根据地表温度参考曲线,确定待检测地表温度曲线;以及根据地表温度参考曲线以及待检测地表温度曲线,确定植被生产速率指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态遥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热红外遥感数据的植被生产速率的表征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退化和经济活动的影响已经成为公众长期普遍关注的问题。人类已经通过与广泛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管理实践对气候变化产生了显著影响,这也意味着土地利用管理在缓解土地系统的可持续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土地利用管理实践以保持或改善景观状况,需要了解土地系统生态潜力的模式以及关键系统要素植被对管理行为的响应。
在现有的方法体系中,基于遥感数据对植被生产速率的表达缺乏从能量的维度对植被生产速率的量化表征和功能函数的建立。部分研究利用热红外数据反演的地表温度区域或经验性地作为环境因子来量化不同局地植被生产速率之间的差异,但是无法适应不同时空尺度的植被年内生长期日均生产速率的评估。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植被生产速率的方法无法实现不同时空尺度的植被生产速率的评估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被生产速率的表征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植被生产速率的方法无法实现不同时空尺度的植被生产速率的评估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植被生产速率的表征方法,包括:根据地表温度数据以及地表反射率数据,确定地表温度参考曲线,其中地表温度数据为根据热红外遥感数据反演得到的;根据地表温度数据,确定待检测地表温度曲线;以及根据地表温度参考曲线以及待检测地表温度曲线,确定植被生产速率指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植被生产速率的表征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地表温度数据以及地表反射率数据,确定地表温度参考曲线;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地表温度数据,确定待检测地表温度曲线;以及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地表温度参考曲线以及待检测地表温度曲线,确定植被生产速率指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植被生产速率的表征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为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根据地表温度数据以及地表反射率数据,确定地表温度参考曲线;根据地表温度数据,确定待检测地表温度曲线;以及根据地表温度参考曲线以及待检测地表温度曲线,确定植被生产速率指数。
从而根据本实施例,基于热红外遥感数据反演的地表温度数据,能够从能量利用的角度对植被生产速率进行表征,达到更加精准的反映植被在自然扰动和人为管理条件下的生产速率及生态抵抗力和恢复力的技术效果。并且从不同时空角度对植被生产速率进行研究分析,达到准确表征植被作物产量和自然植被的生态潜力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植被生产速率的方法无法实现不同时空尺度的植被生产速率的评估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的计算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植被生产速率的表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16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