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系统、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1382.2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龙;张久林;张振;庄百亮;陈杰;赵一多;陈欣吕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江苏分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16Y30/1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设备 通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系统、通信方法,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输入物联网设备,输入物联网设备用于发出数据发送请求,数据发送请求包括数据信息;配置物联网设备,配置物联网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通道,配置物联网设备用于通过通道接收输入物联网设备发出的数据发送请求,并根据数据发送请求对数据信息进行过滤、处理、存储,且根据数据发送请求获取信息流策略,以及根据信息流策略将数据信息通过通道发送至对应的接收物联网设备。该系统可以将发送端发送的信息经过过滤、处理、存储后,基于不同的信息流策略以安全的方式将信息传输到接收端,既可以保证信息安全传输,又可以避免出现通道迟滞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系统和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行业和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而发展,几乎所有设备都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从而可以随时随地从全球任何地方进行访问,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打印机、电视甚至旧电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和控制,从而创建物联网。
目前,物联网设备进行通信时,一般直接将发送端的数据传输至接收端,然而,许多物联网设备发送的信息数据可能存在无效数据或者不良数据,若直接传输可能导致资源浪费或者影响通信安全,并且不同发送端发送的信息数据的大小、不同接收端可接收的数据大小不同,如果按照相同的传输策略进行传输,可能出现通道迟滞现象,甚至导致信息数据传输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将发送端发送的信息经过过滤、处理、存储后,基于不同的信息流策略以安全的方式将信息传输到接收端,既可以保证信息安全传输,又可以避免出现通道迟滞现象,保证信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本发明第二个目的在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通信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输入物联网设备,所述输入物联网设备用于发出数据发送请求,所述数据发送请求包括数据信息;配置物联网设备,所述配置物联网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通道,所述配置物联网设备用于通过所述通道接收所述输入物联网设备发出的数据发送请求,并根据所述数据发送请求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过滤、处理、存储,且根据所述数据发送请求获取信息流策略,以及根据所述信息流策略将所述数据信息通过所述通道发送至对应的接收物联网设备。
本发明上述提出的基于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配置物联网设备根据所述数据发送请求获取所述信息流策略,包括:根据所述数据发送请求获取数据信息的信息类型;根据所述信息类型获取带宽和去同步时间窗口;根据所述带宽和所述去同步时间窗口将所述数据信息通过所述通道发送至对应的接收物联网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配置物联网设备根据所述数据发送请求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包括:如果所述数据发送请求的数量小于预设值且所述数据发送请求携带的数据信息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则所述配置物联网设备采用轮询的方式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如果所述数据发送请求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或者所述数据发送请求携带的数据信息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据量时,则所述配置物联网设备将所述数据信息进行等长分段,并将数据信息的每段信息与RAM中的链表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数据信息的信息片段与链表信息中的信息片段的相似度超过预设阈值,则根据所述链表信息对所述数据信息的信息片段进行处理;将所述链表信息中的信息片段的相似度超过预设阈值的所述数据信息的信息片段剔除后,采用轮询的方式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配置物联网设备具备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配置物联网设备具有相关联的加密私钥和与所述私钥相对应的公钥证书,所述公钥证书包含所述信息流策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江苏分院有限公司,未经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江苏分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13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