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短程蒸馏高效提纯装置及其提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1328.8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6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吴毅杰;林刚;王鑫;陈志峰;胡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兴华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1/086 | 分类号: | C01B21/086;B01D9/02;B01D3/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章珍霞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氟磺酰 亚胺 短程 蒸馏 高效 提纯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短程蒸馏高效提纯装置,包括:工作平台、结晶机构、控制台、反应过滤器、第一上料器、第二上料器、混合加热管、第三上料器和短程蒸馏器;两个所述结晶机构分别设置在工作平台的右侧前后两端;两个所述混合加热管分别通过支架设置在工作平台的顶端前后两侧;两个所述短程蒸馏器分别设置在工作平台的顶端且位于前后两个混合加热管的右下方。该双氟磺酰亚胺锂短程蒸馏高效提纯装置,可实现双氟磺酰亚胺锂短程蒸馏一体化流水作业,自动化程度较高,并且在双氟磺酰亚胺锂中间产物在析出晶体过程中,对反应过程中内壁吸附水蒸气进行自动处理,缩晶体析出时间较长,提高双氟磺酰亚胺锂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短程蒸馏 高效提纯装置及其提纯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为具有大的能量密度、高的工作电压、长的循环寿命等优 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小型充电系统、电动汽车等众多 领域,并且其应用领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仍在持续扩展,现有锂离子电池 中的电解质为六氟磷酸锂产品,该产品具有电导率高等优点,但是,同时也 存着热稳定差、制备过程苛刻、高低温性能不好等缺点,因此,研究者也在 持续开发新型锂离子电池用新型电解质,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其 中,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具有较大的阴离子半径,容易解离出 锂离子,进而可提高电导率,而且该产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但是,该产 品在3.7V(Li+/Li)的电位下会对正极集流体铝片造成腐蚀,进而影响该电 解质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有研究表面,含有F—P键阴离子的锂离子电池 电解质可以显著降低电解质对集流体的腐蚀,因此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 因其良好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等优异性能,在学术界和产业界都受到了 研究者的广泛青睐;
现有技术领域内,双氟磺酰亚胺锂短程蒸馏高效提纯过程中,双氟磺酰 亚胺锂中间产物在析出晶体过程中,水蒸气附着在反应罐内壁并在重力作用 下重新流入中间产物内,导致整体晶体析出时间较长,进而影响双氟磺酰亚 胺锂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短程蒸馏高效提纯装置及其 提纯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的双氟磺酰亚胺锂短程蒸馏高效提纯过程中, 双氟磺酰亚胺锂中间产物在析出晶体过程中,水蒸气附着在反应罐内壁并在 重力作用下重新流入中间产物内,导致整体晶体析出时间较长,进而影响双 氟磺酰亚胺锂加工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短程 蒸馏高效提纯装置,包括:
工作平台;
结晶机构,所述结晶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结晶机构分别设置在 工作平台的右侧前后两端;
控制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的顶端;
反应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的顶端左侧,所述反应过滤器和控制 台电性连接;
第一上料器,所述第一上料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上料器分别 设置在反应过滤器的前后两侧并与反应过滤器的进料口通过导管连通,所述 第一上料器和控制台电性连接;
第二上料器,安装在所述工作平台的顶端且位于反应过滤器的右侧,所 述第二上料器进料口和反应过滤器的出料口通过导管相连通,所述第二上料 器和控制台电性连接;
混合加热管,所述混合加热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混合加热管分别 通过支架设置在工作平台的顶端前后两侧,前后两个所述混合加热管的进料 口分别与第二上料器的出料口通过导管相连通,所述混合加热管和控制台电 性连接;
第三上料器,所述第三上料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上料器分别 设置在前后两个混合加热管的外侧,前后两个所述第三上料器的进料口分别 与前后两个混合加热管的进料口通过导管相连通,所述第三上料器和控制台 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兴华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泰兴华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1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磁浮减振装置
- 下一篇: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物联网数据访问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