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矿运输巷道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70976.1 | 申请日: | 202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9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曹帅;李佳建;黄智强;秦仕文;宋卫东;李杨;谭玉叶;张欢;赵紫月;王爱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B33/13;E21B4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付忠林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矿 运输 巷道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矿运输巷道施工方法,适用于裂隙连通型溶洞,该方法包括:S1,在巷道掘进工作面向巷道掘进方向的前方、上方和下方分别施工探测孔,以探测距离当前巷道掘进工作面预设距离内的溶洞发育情况;S2,对于探测到的溶洞,以与所述溶洞连通的探测孔为注浆孔,向所述溶洞中浇筑料浆,直至注满所述溶洞和所述探测孔,最后将探测孔封闭;S3,待围岩被所注入的料浆加固后,继续掘进巷道至预设距离处;S4,判断当前是否已完成巷道掘进工作,若已完成巷道掘进工作,则结束工作;否则返回S1继续执行,直至完成巷道掘进工作。本发明解决了溶洞发育围岩中巷道掘进难,支护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矿运输巷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围岩中发育的裂隙和溶洞对于采矿运输巷道掘进会造成巨大困难。在溶洞发育的围岩中,地质条件复杂,各个大小溶洞之间通过裂隙连接,溶洞附近岩性较差,围岩软弱破碎,遇水泥化严重。在该种围岩中直接掘进巷道面临难度大,施工进度缓慢,支护难的问题,易造成顶板冒落,片帮,底板塌方等问题,一方面易诱发安全事故;另一方面造成一些矿石资源难以开采,造成资源浪费。
何坤在《煤矿现代化》发表的论文《织金矿区巷道穿溶洞施工技术措施探讨》中提出了一种在溶洞发育围岩中掘进巷道,先支护,后浇筑的方法,该方法巷道施工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但是该方法支护施工难度大,当溶洞围岩遇水泥化严重时,支护存在失效问题,易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矿运输巷道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所存在的当溶洞围岩遇水泥化严重时,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矿运输巷道施工方法,适用于裂隙连通型溶洞,所述方法包括:
S1,在巷道掘进工作面向巷道掘进方向的前方、上方和下方分别施工探测孔,以探测距离当前巷道掘进工作面预设距离内的溶洞发育情况;
S2,对于探测到的溶洞,以与所述溶洞连通的探测孔作为注浆孔,向所述溶洞中浇筑料浆,直至注满所述溶洞和所述探测孔,最后将所述探测孔封闭;
S3,待围岩被所注入的料浆加固后,继续掘进巷道至所述预设距离处;
S4,判断当前是否已完成巷道掘进工作,若已完成巷道掘进工作,则结束工作;若未完成巷道掘进工作,则返回S1继续执行,直至完成巷道掘进工作。
可选地,所述探测孔的长度为4~6米。
可选地,位于巷道掘进方向上方的探测孔的轴向与巷道掘进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
可选地,位于巷道掘进方向下方的探测孔的轴向与巷道掘进方向呈第二预设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和所述第二预设角度的取值范围均为10~30度。
可选地,所述探测孔的直径为40~100毫米。
可选地,所述料浆为混凝土料浆。
可选地,所述预设距离为4~6米。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矿运输巷道施工方法,在软弱破碎围岩中掘进巷道时,通过施工钻孔探测溶洞并注浆加固,极大地提高了围岩的稳定性。对于掘进后的巷道,极大地降低了顶板冒落,偏帮,底板塌方等安全风险,解决了溶洞发育围岩中巷道掘进难,支护难的问题,保证了巷道的安全掘进,资源的安全开采;对于保障工人的施工安全,避免矿石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09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建立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雾化芯结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