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68873.1 | 申请日: | 202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1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 发明(设计)人: | 梁濮;穆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3/14;F24F1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卢艳雪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空调器包括中框和底座,中框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还设置有风道壳,风道壳的外侧设置有一出风口,底座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上开设有第一导风孔,风道壳内还设置有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上开设有第二导风孔,且第二导风板相对风道壳的上侧壁的夹角在8°‑20°之间。本发明避免了气流直接冲击第一导风板的上侧,从而防止了第一导风板受力变形,并且避免了第一导风板受力张开,防止了第一导风板与前面板之间形成缝隙,避免了在前面板上形成凝露,提升了使用体验。此外,通过第二导风孔的均流作用,使得出风口实现均匀出风,进一步保证了零风感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空调内机,要想实现零风感出风,通常的技术手段是在导风板上开孔,并使得导风板关闭出风口的状态下进行出风,使得气流通过导风板上的微孔出风,减小出风直吹效果,即实现了零风感出风。
经发明人调研发现,现有的零风感出风方案,由于导风板通常由下至上关闭出风口,而出风口处的出风气流呈现上部气流大,下部气流小的状态,即大部分气流均靠近出风口的上侧壁,而由于导风板的挡风作用,会导致气流对导风板的上侧冲击较大,形成较大的力矩。而导风门受力大,长时间容易变形。并且导风板容易被气流冲击导致无法完全关闭出风口,使得导风板与前侧面板之间形成缝隙,容易在面板上形成凝露,影响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防止导风板变形,并防止在面板上形成凝露,提升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中框和底座,所述中框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风道壳,所述风道壳的外侧设置有一出风口,所述底座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上开设有第一导风孔,所述第一导风板用于遮挡在所述出风口上,以实现零风感出风,所述风道壳内还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上开设有第二导风孔,所述第二导风板用于在所述第一导风板遮挡在所述出风口的情况下倾斜设置在所述风道壳内,且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对所述风道壳的上侧壁的夹角在8°-20°之间,以使所述出风口均匀出风。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在第一导风板上开设第一导风孔,在第一导风板遮挡出风口的情况下实现零风感出风,同时第二导风板倾斜设置在风道壳内,且第二导风板上开设有第二导风孔,在实际出风时,第二导风板能够起到部分者遮挡作用,避免气流直接冲击导风板的上侧,并且第二导风板上开设有第二导风孔,部分气流通过第二导风孔倾斜吹出,从而实现了均流的作用,保证了出风口的均匀出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在倾斜设置带有第二导风孔的第二导风板,避免了气流直接冲击导风板的上侧,从而防止了导风板受力变形,并且避免了导风板受力张开,防止了导风板与前面板之间形成缝隙,避免了在前面板上形成凝露,提升了使用体验。此外,通过第二导风孔的均流作用,使得出风口实现均匀出风,进一步保证了零风感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对所述风道壳的上侧壁的夹角为15°。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将第二导风板设置成15°,使得挡风和均流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板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风道壳的上侧壁之间的距离L1小于所述第二导风板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风道壳的上侧壁之间的距离L2。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第二导风板上靠近出风口的一端更靠近风道壳的上侧壁,使得第二导风板能够与风道壳的上侧壁之间沿出风方向形成逐渐减小的气流风道,挤压气流并使得部分气流沿第二导风孔流出,起到更好的均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板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风道壳的上侧壁之间的距离L1为5-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88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