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长径比侧向进汽凝汽器的空冷区布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8313.6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6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董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国能汽轮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F28B9/04;F28B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之怀;王洪新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径 侧向 凝汽器 空冷区 布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凝汽器。技术方案是:一种大长径比侧向进汽凝汽器的空冷区布置方法,包括:(1)将部分或全部换热管的靠着两端管板的部分区域用挡板包围形成两个空冷区,所述空冷区处于远离凝汽器进汽口一侧;每个空冷区设置抽气口,用于将凝汽器内的气汽混合物往外抽出;(2)所述挡板的一侧边沿与凝汽器周向壳体内壁保持间距,从而形成气汽混合物进入空冷区的入口,挡板的其余侧边沿分别与凝汽器内壁以及中间隔板密封连接;(3)每个中间隔板的周边均与凝汽器的周向壳体内壁保持距离,作为气汽混合物往空冷区流动的通道。按照该方法制造的侧向进汽凝汽器应具有换热效率高、能耗较低、结构简单以及制造成本较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凝汽器,尤其是配套轴向排汽汽轮机的大长径比(大于3)侧向进汽凝汽器的空冷区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侧向进汽凝汽器(该凝汽器的进汽口直接连通汽轮机的排汽口;进汽口的进汽方向与凝汽器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且均平行于水平面)因为维持真空的需要,需设置一定数量的管子(即换热管)用于对抽吸的气汽混合物进行冷却,以便为抽真空设备建立较低的抽吸温度而获得预定的吸入压力,引导进入凝汽器的汽流顺畅地向换热管两端流动和冷却,从而降低汽轮机的排汽阻力并维持凝汽器的运行压力。这些换热管也称为空冷管,用于预先对待抽出的气汽混合物进行冷却,空冷管在凝汽器内布置的区域称为空冷区。因轴向排汽汽轮机多为低压进汽甚至有负压进汽的机型,对排汽压力即凝汽器的冷凝压力(即进入凝汽器进汽口的进汽压力)变化极为敏感。同时,低压进汽往往流量较大,也使得侧向进汽凝汽器的面积比较大。受制于运输的尺寸限制,往往会使得侧向进汽凝汽器的长径比超过3.5甚至更高,采用通常的空冷区布置,换热面积和抽气装置的容量都需要额外的考虑。
常规的侧向进汽凝汽器(如图3、图4所示)的换热管分为主冷区管子和空冷区管子,侧向进汽凝汽器的抽气侧设置空冷区挡管(包围着多根管子的管道),空冷区挡管贯穿凝汽器的所有中间隔板;档管内设置若干左右折流板,并布置抽气口。一般空冷区在管板中呈上下对称的布置,正对着进汽口;同时在每个空冷区的中间设置抽气口,从管板两端的空间向侧向进汽凝汽器中心吸入气汽混合物,然后从中间引入的抽气口中抽出。对于长径比大的侧向进汽凝汽器,由于空冷区较长,空冷区内折流板较多,会造成侧向进汽凝汽器在规定抽吸容量下抽吸能力不足,而导致汽轮机的排汽压力超过设计值;或者为了维持侧向进汽凝汽器正常排汽压力,而配置更大容量的抽气装置,进而产生更多的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长径比侧向进汽凝汽器的空冷区布置方法,按该方法制造的侧向进汽凝汽器应具有换热效率高、能耗较低、结构简单以及制造成本较低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长径比侧向进汽凝汽器的空冷区布置方法,包括:
(1)将部分或全部换热管的靠着两端管板的部分区域用挡板包围形成两个空冷区,所述空冷区处于远离凝汽器进汽口一侧;每个空冷区设置抽气口,用于将凝汽器内的气汽混合物往外抽出;
(2)所述挡板的一侧边沿与凝汽器周向壳体内壁保持间距,从而形成气汽混合物进入空冷区的入口,挡板的其余侧边沿分别与凝汽器内壁以及中间隔板密封连接;
(3)每个中间隔板的周边均与凝汽器的周向壳体内壁保持距离,作为气汽混合物往空冷区流动的通道。
每个空冷区包含多块中间隔板时,这些中间隔板位于空冷区内的部位全部开设内联孔,以便从一个抽气口中抽出空冷区内的气汽混合物。
所述抽气口设置在凝汽器的外圆周面上,并且位于每个空冷区的中间位置。
所述挡板由平板翻折而成;平板的平面平行于凝汽器的长度方向布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国能汽轮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国能汽轮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83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帧方法和装置、设备、介质
- 下一篇:一种鱼卷加工用装置及其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