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射混合器的容腔动力学迭代模型计算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7578.4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3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缪柯强;王曦;朱美印;杨舒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徐丽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器 动力学 模型 计算方法 装置 | ||
1.一种引射混合器的容腔动力学迭代模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包括第一容腔、混合段、扩压段和第二容腔,其中,第一截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上,第二截面和第三截面设置在所述混合段上,第四截面设置在所述混合段和所述扩压段的连接处,第五截面设置在所述扩压段和所述第二容腔的连接处;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喷嘴截面参数和所述第一容腔的压力参数,所述喷嘴截面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截面的主流流量;
根据所述喷嘴截面参数和所述第一容腔的压力参数,计算所述第二截面主流和次流的参数;
根据所述第二截面主流和次流的参数,计算所述主流和所述次流在掺混后由所述第二截面到达所述第三截面时的参数;
根据所述第二截面到达所述第三截面时的参数,计算气流到达所述第四截面时的温度和所述气流到达所述第四截面的总压;
根据所述气流到达所述第四截面时的温度和所述气流到达所述第四截面的总压,计算所述第四截面到达所述第五截面时的参数;
计算当前引射系数,根据所述当前引射系数和所述第一截面的主流流量计算需求的次流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射混合器的容腔动力学迭代模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面为喷嘴出口截面,所述第二截面为所述主流与所述次流静压平衡截面,所述第三截面为所述主流和所述次流完全掺混截面,所述第四截面为所述混合段出口截面,所述第五截面为所述扩压段出口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射混合器的容腔动力学迭代模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截面参数还包括发动机喉道面积、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一截面的总压、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一截面的总温、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静压和估计引射系数;所述第一容腔的压力参数包括所述次流在所述第一截面的总压和所述次流在所述第一截面的总温;
所述第一截面到达所述第二截面时主流和次流的参数包括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流量、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总压、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总温、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速度系数、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流通面积、所述次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流量、所述次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总压、所述次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总温、所述次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速度系数、所述次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流通面积和所述第二截面的静压平衡残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射混合器的容腔动力学迭代模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喷嘴截面参数和所述第一容腔的压力参数,计算所述第二截面主流和次流的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一截面的流量和所述估计引射系数,计算进入所述混合段的次流流量;
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总压为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一截面的总压;
根据气动函数,得到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速度系数;
根据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速度系数,得到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流量函数;
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总温为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一截面的总温;
根据流量守恒,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流量为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一截面的流量;
根据流量公式计算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流通面积;
根据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流通面积,计算所述次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流通面积;
根据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流量函数和流量公式,得到所述次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流量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射混合器的容腔动力学迭代模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喷嘴截面参数和所述第一容腔的压力参数,计算所述第二截面主流和次流的参数,包括:
所述次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总温为所述次流在所述第一截面的总温;
所述次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总压为所述次流在所述第一截面的总压;
根据所述次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流量函数,计算所述次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速度系数;
根据所述次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气动函数,得到所述次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静压;
根据压力平衡,所述主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静压为所述次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静压;
定义所述第二截面的静压平衡残差;
将所述第二截面的静压平衡残差通过迭代求解,得到需求的主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静压和需求的次流在所述第二截面的静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757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应于多种自然背景的伪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植物细胞间质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