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靶向聚合物胶束在制备靶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7536.0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6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丁宝月;尹东锋;高欢;张洁;李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9/107 | 分类号: | A61K9/107;A61K47/42;A61K47/24;A61K47/10;A61K31/704;A61P35/00;B82Y5/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刘二艳 |
地址: | 31403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靶向 聚合物 胶束 制备 系统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靶向聚合物胶束在制备靶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所述纳米靶向聚合物胶束以普朗尼克为载体,以阿仑膦酸盐和DP‑8肽为双配体,所述阿仑膦酸盐和DP‑8肽通过化学键修饰于所述普朗尼克上。本发明所述的纳米靶向聚合物胶束能够增加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摄取量,诱导肿瘤细胞发生G2/M期和S期阻滞,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所述纳米靶向聚合物胶束还能促进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导致细胞凋亡。因此,所述纳米靶向聚合物胶束对于新型靶向给药系统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靶向聚合物胶束在制备靶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是指借助载体将药物通过一定的给药方式选择性的浓集于病变部位的给药系统。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具有定位浓集、缓释和长效、降低药物的毒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给药途径多样性等优点。
恶性肿瘤现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在发病率前五的恶性肿瘤中,乳腺癌位居第二,其逐年递增的趋势直逼肺癌。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大部分乳腺癌患者后期会发生骨转移的现象。骨是继肺和肝之后第三大转移部分,其转移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恶性肿瘤一旦发生骨转移,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临床负担,且舒适度和生存率得不到保障。
传统治疗骨转移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和化疗。由于骨组织的特殊性,按照传统的治疗方式,很难使得转移灶的药物浓度达到治疗阈值,且治疗骨转移的化疗药物通常具有全身毒性作用。
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是一种骨溶解强力抑制剂,对骨组织有超强的亲和力,其进入体内后,快速从血液循环中消除而吸附到暴露的骨矿物区域。阿仑膦酸盐(Alendronate,ALN)属于第三代BPs,是一个含有氨基的双膦酸盐药物,由于其结构相对于其他双磷酸盐简单可修饰,且亲骨性较强,被广泛用作于骨靶向配体。
然而,由于破骨细胞与阿仑膦酸盐的强吸附作用阻碍了纳米粒子从骨基质到肿瘤细胞的进一步递送。因此,如何利用阿仑膦酸盐制备一种主动骨靶向的靶向纳米胶束或者给药系统,对于减少药物的全身毒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开发主动骨靶向及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响应的多功能靶向纳米胶束,减少药物的全身毒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靶向聚合物胶束在制备靶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所述纳米靶向聚合物胶束能够增加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摄取量,诱导肿瘤细胞发生G2/M期和S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导致肿瘤细胞凋亡。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靶向聚合物胶束在制备靶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所述纳米靶向聚合物胶束以普朗尼克为载体;
所述纳米靶向聚合物胶束还包括阿仑膦酸盐和DP-8肽,所述阿仑膦酸盐和DP-8肽通过化学键修饰于所述普朗尼克上。
本发明中,所述纳米靶向聚合物胶束以普朗尼克(Pluronic)为载体,阿仑膦酸盐和DMPGTVLP 8(DP-8)肽为靶向头基,DP-8肽具有肿瘤靶向性,ALN具有骨靶向性,阿仑膦酸盐和DP-8肽在发挥各自靶向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协同配合,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干扰,实现增加靶向效果、诱导细胞凋亡、提高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靶向给药系统中的药物包括疏水性抗肿瘤药物。
优选地,所述疏水性抗肿瘤药物包括阿霉素、紫杉醇、奥沙利铂、卡铂、奈达铂、阿柔比星、多柔比星、福美坦、卡莫斯丁、罗莫司丁、长春地辛、长春新碱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7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