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6695.9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7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虎;王永乐;戴家兵;祝彬;戴金伟;王刚;朱保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64 | 分类号: | D06M15/564;D06M15/01;D06M15/11;D06M13/207;D06M13/188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魏玉娇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聚氨酯 集束 编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水性聚氨酯发泡浆料的配制;2)含浸;3)凝聚;4)烘干定型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集束编织线的制备方法中,采用了水性聚氨酯浆料和水性环保助剂,制备出来的浆料安全、环保,没有任何有机溶剂,解决了溶剂型浆料生产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溶剂残留对人身体的伤害。本发明获得的集束编织线结构细密紧致,通过在水性聚氨酯浆料中添加蛋白质粉,赋予了集束编织线柔软性能的同时又具有优良的透气透湿性,使其肤感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性聚氨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编织工艺已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品种多样。大部分生产厂家其采用溶剂型聚氨酯制造,其浆料的基本组成是甲苯、丁酮、二甲基甲酰胺(DMF)、聚氨酯树脂,但是这些组成原料都对环境有较大污染。湿法生产工艺则是将溶剂型聚氨酯中的二甲基甲酰胺(DMF)与水置换,使得涂层具有连续气孔,从而达到透湿透气性。但是在含浸浆料中使用了大量的DMF、溶剂性助剂和色浆,不仅溶剂残留危害消费者健康,而且对生态环境有着严重的破坏。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要实现生产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顺应生产链的环保健康化及环境友好的趋势,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进配料工艺,从源头上、生产过程中杜绝污染,实现合产业链的绿色、清洁生产,带来行业的转型升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制造工艺不能实现既柔软又透湿透气并且肤感性能强以及污染环境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制备方法制得的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250-300重量份的湿法聚氨酯树脂、1-1.5重量份的交联剂、1-1.5重量份的粉体分散剂、10-15重量份的预糊化淀粉、10-15重量份的木质纤维素粉、10-15重量份的发泡剂、0.5-2重量份的水性增稠剂,混合得到混合料浆,在混合料浆打入0.6倍体积的空气,机械发泡制得水性聚氨酯发泡浆料;
S2、将集束含浸线在步骤S1的水性聚氨酯发泡浆料中含浸饱和,然后通过模具进行造型,制得集束编织线;
S3、将集束编织线使用凝固液进行凝聚初步定型,所述凝固液由5-15重量份的破乳交联剂和80-95重量份的水组成;
S4、将初步定型的集束编织线在120-140℃的烘箱中干燥定型。
作为水性聚氨酯集束编织线的制备方法进一步的改进:
优选的,步骤S1所述的湿法聚氨酯树脂为固含量为35-45wt%的阴离子水性聚氨酯树脂。
优选的,步骤S1所述的交联剂为氮炳啶型交联剂或碳化二亚胺类交联剂。
优选的,步骤S1所述的粉体分散剂为铵盐类粉体分散剂或钠盐类粉体分散剂。
优选的,步骤S1所述的预糊化淀粉为α-淀粉,所述木质纤维素粉的粒径为400-1000目。
优选的,步骤S1所述的发泡剂为有机硅改性发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复合发泡剂或硬脂酸盐类发泡剂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优选的,步骤S1所述的水性增稠剂为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或碱溶胀型丙烯酸增稠剂。
优选的,步骤S3所述的破乳交联剂为冰醋酸、酒石酸、氯化钙、氯化铝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优选的,步骤S1所述制得的水性聚氨酯发泡浆料在温度20-25℃、湿度30-50%的测试条件下,100%模量为1-2MPa、断裂强度≥10MPa、伸长率≥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66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