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生物处理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66190.2 | 申请日: | 202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6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孟行健;魏道春;王玉峰;李孝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坤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F17/20;C05F17/5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4 | 代理人: | 潘飞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弃物 资源 利用 生物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生物环保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生物处理工艺。该生物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生物制剂配置:配置第一微生物菌液、复合酶制剂和第二微生物菌液。(2)配料:将农作物秸秆粉碎,然后和禽畜粪便、石灰石粉混合得到有机肥原料。(3)一轮发酵:将第一微生物菌液和复合酶制剂加水稀释后均匀混入到有机肥原料中覆膜发酵。(4)二轮发酵:将第二微生物菌液加水稀释后均匀混入到一轮发酵后的粪肥中,通风发酵。(5)改性复配:发酵完成后将腐熟肥料、珍珠岩、硫酸钾、磷酸二铵和碳酸镁充分拌料混合,得到生物有机肥。本发明克服了有机生物肥料生产周期长,效率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容易造成污染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环保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生物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农业生产需要使用大量肥料,普通的化学肥料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板结、地下水污染、次生盐渍化、微生物减少,影响到土壤中的微环境,进而造成农作为减产等问题。
有机生物肥料的使用则可以解决化学肥料存在的弊端,有机肥料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起到促进农作为增产增收的效果,而且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环境。
有机生物肥料主要是以有机生物材料制备的肥料,我国每年的秸秆、禽畜粪便餐厨垃圾、污水污泥的产生量巨大,具有丰富的生产有机生物肥料的原材料。但是现有的有机生物肥料的生产周期长,效率低,受气候和天气等环境因素影响大,以及容易造成大气和水源污染的弊端。受制于环保要求的限制,大量有机生物材料并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有机生物肥料的产量和使用量并未达到预期。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有机肥生产工艺存在弊端,导致有机肥生产规模较小,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生物处理工艺。
本发明中提供的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生物处理工艺,其用于在封闭的环境中利用有机废弃物快速生产有机生物肥料。该生物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生物制剂配置:配置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和棘孢小单孢菌的第一微生物菌液。配置含有蛋白酶、葡聚糖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复合酶制剂。配制含有成团肠杆菌、酵母菌、巨大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不动杆菌的第二微生物菌液。
(2)配料:将农作物秸秆粉碎,然后和禽畜粪便、石灰石粉按照6:17:1的比例充分混合得到有机肥原料。
(3)一轮发酵:在发酵室内,将第一微生物菌液和复合酶制剂加水稀释后均匀混入到有机肥原料中;覆膜后发酵4-7d。
(4)二轮发酵:除去上步骤的覆膜,将第二微生物菌液加水稀释后均匀混入到一轮发酵后的粪肥中,充分搅拌,在通风环境下继续发酵10-15d;且每隔5-7d进行一次翻堆。
(5)改性复配:检测二轮发酵后的粪肥的理化性质,在满足腐殖化程度标准时,得到腐熟肥料,按照质量份数比100:5:7:3:1,将腐熟肥料、珍珠岩、硫酸钾、磷酸二铵和碳酸镁充分拌料混合,得到生物有机肥。
优选地,稀释后的第一微生物菌液中,枯草芽孢杆菌和棘孢小单孢菌的浓度分别为1.8x1010cfu/L和0.3x108cfu/L。
优选地,稀释后的第二微生物菌液中,成团肠杆菌、酵母菌、巨大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不动杆菌的浓度分别为1.0x1010cfu/L、1.5x1011cfu/L、1.5x1010cfu/L、1.0x109cfu/L和1.0x108cfu/L。
优选地,稀释后的复合酶制剂中,蛋白酶、葡聚糖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浓度为300-700U/g、300-500U/g、100-200U/g和500-800U/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坤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坤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6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