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颌Le Fort I型骨切开术专用把持钳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6069.X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8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民;陈楷;张明君;王琳;谢昆鹏;李男男;倪世磊;庞婉毓;胡向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A61B17/8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世纯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颌 le fort 切开 专用 把持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上颌Le Fort I型骨切开术专用把持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钳体(1)、下部钳体(2)及个性化板(3),所述上部钳体(1)与下部钳体(2)之间交叉并通过轴销活动连接在一起,可上下张闭口调整高度;
所述上部钳体(1)由上部钳柄(6)及上部拱形钳喙(8)组成,所述上部钳柄(6)的前端与上部拱形钳喙(8)的后端连接,上部拱形钳喙(8)的前端设置有前端分叉钳合(9);
所述下部钳体(2)由下部钳柄(14)、下部弓形钳喙(15)及下部可调节钳合(17)组成,下部弓形钳喙(15)为弓形,与上颌牙弓形状匹配,下部钳柄(14)的前端与下部弓形钳喙(15)的弓背处上表面连接,下部弓形钳喙(15)的弓形两端连接有下部可调节钳合(17),下部可调节钳合(17)的外侧面设置有侧面凸出结构(18),所述侧面凸出结构(18)与个性化板(3)插接;
所述个性化板(3)整体呈长圆形立体结构,上表面设置有个性化凹槽(19),凹槽形状与患者的上颌磨牙区匹配,术中使用时避免与上颌骨下部的硬腭软组织及粘膜直接接触,与患者上颌左右两侧磨牙面窝、沟、点、隙、尖解剖结构匹配,保证与磨牙的稳定接触;个性化板(3)的长边外侧面设置有侧面凹陷结构(20),与下部钳体(2)的侧面凸出结构(18)插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颌Le Fort I型骨切开术专用把持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钳柄(6)通过铆接结构(7)与上部拱形钳喙(8)连接在一起;铆接结构(7)上设置有销孔,用于穿过轴销将上部钳体(1)与下部钳体(2)连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颌Le Fort I型骨切开术专用把持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钳柄(6)的尾端集成有上部弧形末端结构(4),用于防止使用时脱落,上部钳柄(6)上还设置有上部指握区(5),用以增加握持及舒适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颌Le Fort I型骨切开术专用把持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拱形钳喙(8)为弯曲弧形,用以躲避上颌骨前上部骨组织,并适应上颌骨解剖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颌Le Fort I型骨切开术专用把持钳,其特征在于,前端分叉钳合(9)的下方功能面设置有凸出结构(10),用以适应鼻底骨组织并增大接触面积,凸出结构(10)为类椭圆形;凸出结构(10)上设置有多条条形纹理(11),用于在使用过程中增加摩擦力,两条条形纹理(11)之间的间隔为1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颌Le Fort I型骨切开术专用把持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钳柄(14)的尾端集成有下部弧形末端结构(12),用于防止使用时脱落;下部钳柄(14)上还设置有除拇指以外其他手指凹陷形状的下部指握区(13),使用时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拇指的指腹把持于此,增加握持及舒适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颌Le Fort I型骨切开术专用把持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弓形钳喙(15)的弓形两端与下部可调节钳合(17)通过内凹螺丝(16)连接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颌Le Fort I型骨切开术专用把持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钳体(1)及下部钳体(2)均由医用不锈钢制成,个性化板(3)由自凝塑料室温固化型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60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