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湿抗菌再生聚酯仿棉床品面料生产用蒸汽预缩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65912.2 | 申请日: | 202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2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费卫红;张超民;张冬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常鑫纺织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B1/02 | 分类号: | D06B1/02;D06B23/02;D06B15/00;D06C7/02;D06C1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李光 |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湿 抗菌 再生 聚酯 仿棉床品 面料 生产 蒸汽 装置 | ||
1.一种吸湿抗菌再生聚酯仿棉床品面料生产用蒸汽预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蒸机构(1)、低张紧力机构(2)、烘干机构(3)和冷却机构(4),所述汽蒸机构(1)、低张紧力机构(2)、烘干机构(3)和冷却机构(4)由前到后依次设置,所述汽蒸机构(1)包括两个夹持输送机构(11)、拉伸机构(12)和若干蒸汽喷管(13),所述两个夹持输送机构(11)之间设有对面料进行拉伸的拉伸机构(12),所述两个夹持输送机构(11)之间设有对面料进行汽蒸的蒸汽喷管(13),所述拉伸机构(12)包括气缸I(121)、安装座(122)和若干分布辊(123),所述气缸I(121)的活塞杆上设有安装座(122),所述安装座(122)上设有分布辊(1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抗菌再生聚酯仿棉床品面料生产用蒸汽预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张紧力机构(2)包括两个导向辊(21)、轴体(22)和移动辊(23),所述轴体(22)位于两个导向辊(21)之间,所述轴体(22)的两端均设有导轨轮(24),所述移动辊(23)的两端轴上均设有滑座(25),所述滑座(25)上均设有导向滑杆(26),所述导轨轮(24)上均设有拉绳(27),所述拉绳(27)的一端与相应的滑座(25)固定连接,另一端均设有配重体(2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抗菌再生聚酯仿棉床品面料生产用蒸汽预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构(3)包括烘箱(31)、若干支撑辊(32)和输送压紧机构(33),所述烘箱(31)内设有由前到后依次设置的支撑辊(32),所述烘箱(31)的上端设有将面料压紧在支撑辊(32)上的输送压紧机构(33),相邻两个支撑辊(32)之间的面料呈悬垂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抗菌再生聚酯仿棉床品面料生产用蒸汽预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压紧机构(33)包括气缸II(331)、横梁(332)、两个连接体(333)、下端敞开的两个框体(334)、电动辊筒(335)、从动辊(336)和传动带(337),所述横梁(332)上设有气缸II(331),所述气缸II(331)的活塞杆与烘箱(31)固定连接,所述横梁(332)的两端均设有下端伸入烘箱(31)内的连接体(333),所述连接体(333)的下端均设有框体(334),所述两个框体(334)上分别设有电动辊筒(335)和从动辊(336),所述电动辊筒(335)和从动辊(336)上设有传动带(33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抗菌再生聚酯仿棉床品面料生产用蒸汽预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4)包括输送网带(41)、若干吸风罩(42)、主风管(43)、若干连通管(44)、风机(45)、若干进风口(46)和冷却箱体(47),所述冷却箱体(47)内设有输送网带(41),所述吸风罩(42)设在输送网带(41)的上层带体的下方,每个所述的吸风罩(42)通过一连通管(44)与主风管(43)连通,所述风机(45)的输入口与主风管(43)的出风口(49)连通,所述冷却箱体(47)的上端设有与吸风罩(42)一一对应的进风口(4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抗菌再生聚酯仿棉床品面料生产用蒸汽预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46)内均设有换热器(4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抗菌再生聚酯仿棉床品面料生产用蒸汽预缩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连通管(44)之间的主风管(43)上均设有出风口(49),所述出风口(49)通过汇集腔(410)与风机(45)的输入口连通。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吸湿抗菌再生聚酯仿棉床品面料生产用蒸汽预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输送机构(11)包括被动辊(111)、和主动辊(114),所述主动辊(114)的两端均设有可转动的支座(112),所述支座(112)上均设有带动其上下移动的气缸III(113),所述被动辊(111)位于主动辊(114)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常鑫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常鑫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59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