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智能家居的大功率驱动电源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65743.2 | 申请日: | 202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1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羊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深川智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72415 | 分类号: | H04M1/72415;H04N7/18;G08B19/00;G08B3/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企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735 | 代理人: | 谢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智能家居 大功率 驱动 电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能家居的大功率驱动电源,包括:主控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的电源模块、外围电路模块、检测输入模块、显示模块、电源驱动模块和WIFI模块,所述外围电路模块包括存储电路、按键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检测输入模块可采集室内环境数据信息以及安全状况信息,所述显示模块可显示所述室内环境数据信息,所述电源驱动模块可驱动照明和多路交流负载输出,并能驱动直流电源,控制直流电机动作,所述电源驱动模块包括照明驱动模块、负载输出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ZVA升压电路,所述WIFI模块用于系统的通讯和智能控制;本发明可同时驱动多路负载和直流电机输出,并具有环境和安全监测功能,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驱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智能家居的大功率驱动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居智能控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有的智能家居驱动电源大多只能单独驱动交流的智能灯具或智能家电,不能同时驱动多路设备,也无法驱动大功率直流电机设备,同时,也不具备家居安全环境监测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已有的智能家居电源驱动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驱动多路负载和直流电机输出,并具有环境和安全监测功能的应用于智能家居的大功率驱动电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应用于智能家居的大功率驱动电源,包括:主控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的电源模块、外围电路模块、检测输入模块、显示模块、电源驱动模块和WIFI模块,所述外围电路模块包括存储电路、按键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检测输入模块可采集室内环境数据信息以及安全状况信息,所述检测输入模块包括温湿度检测电路、气体检测电路、摄像电路和门磁开关电路,所述显示模块可显示所述室内环境数据信息,所述电源驱动模块可驱动照明和多路交流负载输出,并能驱动直流电源,控制直流电机动作,所述电源驱动模块包括照明驱动模块、负载输出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ZVA升压电路,所述WIFI模块用于系统的通讯和智能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芯片U18的3和4管脚之间接晶振X1,所述晶振X1的两端分别经电容C17和C18接地,所述芯片U18的5和6管脚之间接晶振X2,所述晶振X2的两端分别经电容C19和C20接地,所述芯片U18的42、43、46和49管脚分别接接口H1的2、1、5和4管脚,所述芯片U18的7管脚接按键KEY1的1管脚,所述按键KEY1的3管脚接地,1管脚经电阻R37接3.3V电压,所述芯片U18的型号为STM32F103RBT6。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芯片U19,所述芯片U19的3管脚接电源VCC,2和4管脚接3.3V电压,所述芯片U19的型号为AMS1117-3.3。
进一步的,所述存储电路包括芯片U17,所述芯片U17的6管脚的第一引线经电阻R33接3.3V电压,第二引线接所述芯片U18的58管脚,所述芯片U17的5管脚的第一引线经电阻R34接3.3V电压,第二引线接所述芯片U18的59管脚,所述芯片U17的型号为AT24C08C,所述按键电路包括按键KEY1、KEY2和KEY3,所述按键KEY1、KEY2和KEY3的3管脚相互连接后接地,所述按键KEY1、KEY2和KEY3的1管脚分别接所述芯片U18的25、37和38管脚,所述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BUZZER1,所述蜂鸣器BUZZER1的1管脚接3.3V电压,2管脚接三极管Q17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7的发射极接地,基极经电阻R28接所述芯片U18的40管脚,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接口OLED1,所述显示屏接口OLED1的13、14、15、18和19管脚分别接所述芯片U18的29、30、33、34和35管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深川智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深川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5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