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脱发的给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及微针贴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5212.3 | 申请日: | 2021-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6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叶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时维璟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9/00;A61K45/00;A61K47/18;A61K47/26;A61K47/12;A61K47/22;A61K47/34;A61K47/36;A61K47/46;A61P17/14;A61K31/4166;A61K31/56;A61K3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曹盼 |
地址: | 4303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脱发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微针贴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治脱发的给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及微针贴,涉及防治脱发技术的领域,防治脱发的给药系统包括载药层和粘附层,所述粘附层连接于所述载药层,所述粘附层的面积大于所述载药层;所述载药层由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得到:抗脱发组分0.1‑30%;小分子透明质酸钠10‑15%;功能性添加剂0.1‑2%;去离子水余量;所述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2‑10kDa;所述粘附层由水凝胶材料制备得到。上述防止脱发的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为分别配料并在模具中一体成型,上述防治脱发的给药系统可用于制作微针贴。本申请制得的微针贴具有经皮吸收率高从而防脱发效果较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防治脱发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治脱发的给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及微针贴。
背景技术
当下,有脱发症状的患者越来越多,脱发除了影响患者的形象外貌,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目前最常见的脱发类型是脂溢性脱发,脂溢性脱发又称为雄性激素性脱发,由于体内雄性激素增多,致皮脂分泌过度、毛囊口角化过度,形成栓塞,影响毛嚢营养,使毛囊逐渐萎缩毁坏,造成脱发。此外,皮脂过多还会导致头皮真菌等的滋生,真菌分解皮脂而产生酸性物质,刺激头皮而使头皮瘙痒,患者不断搔抓同样会使头发脱落。如何减缓患者的脱发问题是当下十分热门的研究方向。
防治脱发的方法一般是在脱发处施用外用制剂,而目前最常见的防治脱发的剂型一般为酊剂、擦剂或喷雾剂,如米诺地尔酊、米诺地尔擦剂和米诺地尔喷雾剂等。以上剂型的使用方法简单,只需将米诺地尔以擦或喷的方式施用于脱发区域,再拍打按摩数分钟,使米诺地尔渗透头皮并被头皮吸收。
然而,皮肤作为人体防止物理、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入侵的屏障,同样会阻止防脱发成分的经皮吸收。皮肤主要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角质层位于表皮最外层,通常由18-21层角质细胞紧密交织呈网状而形成致密的“砖墙结构”,对各种化学因素有高度耐受力,可防止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保护层,同时也是防脱发成分经皮吸收难以逾越的障碍。因为角质层的屏障作用,防脱发成分传递受到了限制,防脱发成分生物利用率降低,最终无法达到药效剂量而难以获得相应的效果。
经研究发现,目前常见的剂型的经皮吸收高峰约为半个小时到两个小时,随着施用时间的延长,防脱发组分会结晶析出,这些颗粒无法被头皮吸收。防脱发组分的最终经皮吸收率只有约2%,利用率极低。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目前常规的防脱发剂型经皮吸收率较低从而导致防脱发效果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治脱发的给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及微针贴。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治脱发的给药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脱发的给药系统,包括载药层和粘附层,所述粘附层连接于所述载药层,所述粘附层的面积大于所述载药层;
所述载药层由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得到:
所述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2-10kDa;
所述粘附层由水凝胶材料制备得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常见的搽剂、喷雾剂和酊剂,将抗脱发组分制备为贴剂给药系统,并分为载药层和粘附层,通过粘附层能够将载药层贴敷于脱发区域。由于载药层中的小分子透明质酸钠和粘附层中的水凝胶材料都能够承载大量的水分,因此,抗脱发组分的吸收高峰时间大大延长,完全可以做到长时间敷用。
在敷用过程中,皮肤表层的角质层被浸润并软化,且由于皮肤对透明质酸有主动转运能力,抗脱发组分与透明质酸钠结合一起被头皮主动吸收,从而大大提高抗脱发组分的经皮吸收率。由于水分被小分子透明质酸钠和水凝胶材料吸附,不易挥发,抗脱发组分也就不易结晶析出,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载药层和粘附层均不断被头皮吸收,几乎无残留,大大提高了各组分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时维璟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时维璟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5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抑制围护结构大变形的可协调变形式钢围檩
- 下一篇:一种浇包